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众多高官引咎辞职,在我国引发了一股行政问责的热潮。热现象需要冷思考。一项制度的建构是在对其理论内涵与践行外延的深度解析和规范基础上的,惟此才能走出建构初期的制度化困境,实现从“新制”到“良制”的根本性转变。本文从探悉行政问责制的基本内涵出发,通过层层剖析,厘定行政问责制之概念,探究行政问责制之源流演变,分析行政问责制之主体、客体、范围、程序、后果等要素。进而审读行政问责制的三大法理基础:人民主权学说,权力制约思想和契约论。 本文对域外行政问责制与我国行政问责制进行了比较研究,旨在发现行政问责制发展的若干规律,从而凝炼出值得我国借鉴的三个方面:详尽的行政问责法规、健全的行政问责机构、超然的行政问责方式。 由此出发,对我国的行政问责制进行实然的实证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的梳理,力求比较完整、准确地分析行政问责制在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行政问责制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进而从制度设计的角度来分析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行政问责制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同时,结合实践研究行政问责制,考量现有体制的缺失、探讨构建政府问责机制的实现路径和可行方式。本文正是基于这些考虑,以期对我国行政问责制制度基础的构建有所裨益。 在这种思路指导下,本文拟用五章来对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制度构建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第一章和第二章是本文的基础,首先对行政问责制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然后解读了行政问责制的内涵,最后探讨了构建行政问责制的理论基石。第三章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行政问责制方面的经验与启示,有针对性地介绍了美国、瑞典和香港的一些问责法律制度。第四章对我国行政问责制进行现状描述,并指出我国行政问责制的一些现存的缺陷,在此基础上得出我国发展和完善行政问责制的现实意义。同时,此章还探讨了我国实施行政问责制出现的一些现实困境的原因。第五章是完善篇,针对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现状和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