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居住的世界正在变小。交通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将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并使人们有机会见识各种各样的文化。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其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已不容争辩,并将与更多的国家进行跨文化接触。因此,中国将与越来越多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及娱乐方面进行交往。当中国人在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应追求交际的有效性。 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跨文化交际误解及失败的例子屡见不鲜。一般说来,人们注重语言交际而忽略非言语交际。因此,引起跨文化交际失败的重要原因是非言语交际,其原因有以下三点: (1)非言语交际过程是一个微妙的、多维的、自发的过程。人们往往不能意识到他们的非言语行为,因为这类行为是自发地、无意识地产生的。因此,识别并掌握不同文化的非言语交际是很困难的。 (2)非言语体系庞大、繁杂。它包括手势、面部表情、眼神交流及凝视、姿势、触摸、着装、沉默、时间、空间及副语言等内容。 (3)非言语交际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因为交际与文化密不可分。人类学家霍尔曾指出:文化更多地表现在非言语交际中,因为文化的许多方面都是通过观察及模仿而非清楚的言语表达来实现的。文化的主要层次是通过非言语手段无意识地、含蓄地进行交流的。因此,人们可能对非言语行为如:手势、面部表情有初步的了解,但他们缺乏有关身体接触、时间、空间等内容的文化差异及潜在原因的系统知识。 非言语交际知识的匮乏将导致跨文化交际误解或障碍。但是,不少中国学者证实,中国学生亟需丰富这一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将该内容导入外语教学。 该论文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简单介绍了撰写该论文的目的及论文的大致结构。作者指出,目前中国的外语教学中忽略了非言语交际,而这恰恰是跨文化交际中至关重要的。于是,作者呼吁进行非言语交际文化差异对比,并在教学中提高中国学生的非言语交际意识。 第二章定义了交际、文化及跨文化交际,介绍了交际及文化的成分,及跨文化交际的形式,并指出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紧密相连。 第三章介绍了有关非言语交际的基本知识:非言语交际的定义、作用和分类。此外,该章指出了非言语交际与言语交际的区别,强调了其特征。 第四章较详细地讨论了非言语交际体系,并通过对接触与非接触、强环境文化与弱环境文化、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及单一时间与多样性时间取向等的对比,探讨了中英非语交际的文化差异。 第五章介绍了对学生进行的非言语交际能力的调查,其结果证实学生的非言语交际能力劣于言语交际能力。 第六章探讨了英语课堂内外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尤其是非言语交际意识的方法。 第七章为本论文结论,同时为后续研究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