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著名语言学家洪堡特认为:每种语言里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语言是了解文化的一种手段,它具有获取、保存和传递文化意义信息的功能,是文化的核心部分。语言中包含了该民族成员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成语单位(ФЕ)是语言宝库中的瑰宝,它包含和承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教会人们怎样去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因此,到目前为止对成语单位中语言世界图景的研究仍是语言学家和成语学家最为感兴趣的研究对象。在俄汉民族文化中,“幸福”作为一个普遍性的文化观念被研究。在俄罗斯传统文化中,幸福被理解为“上帝的恩赐”,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按照孔子的观点,人的活动在获取幸福的过程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这让我们马上意识到俄汉文化中的《幸福》是有区别的。本文旨在研究俄语成语单位中幸福文化观念的民族文化特征,揭示两种民族语言中对幸福理解的异同。该论文是语言文化方向的论文,在我们的论文中,幸福不是社会学和哲学的思考、判断的对象,而是作为语言文化观念—语言文化学的基本单位加以研究。本文对幸福文化观念进行了语言文化的描写。从幸福的词源意义出发,描绘了幸福被称为“内部形式”“初始意义”的词典含义、及其近义词和修饰语的含义,并描述了其在传统民间文本—成语、谚语、俗语的固定语言单位中的使用。本文的现实意义在于:1)以成语单位为语料研究现代语言学对语言世界图景的描绘具有持久的学术兴趣;2)《幸福》语言文化学分析具有相当的重要性;3)目前没有对《幸福》文化观念的俄汉对比研究。本文的学术新意在于第一次尝试以俄汉民间传统文本为语料背景描绘《幸福》这一文化观念,从而揭示出这一观念在俄语语言文化中的特征。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幸福文化观念,以及包含幸福的成语单位。本文研究的对象物是幸福文化观念的所指范围、搭配关系、词源特征以及从汉语语者角度观察到的语言文化特征。本文的理论意义在于用语言文化分析的方法研究哲学和社会领域中经常出现的幸福观念。本文的实践意义在于本文得出的结论可用于系统的描绘俄、汉语言中的幸福文化观念。本文可作为俄语学习者的课本和教学参考材料,以及翻译借鉴资料。我们已知的幸福文化观念在俄、汉语言中的特征也可运用到跨文化交际的教学之中。根据本文语言材料的特点、本文的目的和任务选择了所需的研究方法。本文运用了观念分析法、语言文化描写法和对比研究等方法。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从汉语语言者的角度研究俄语中带有民族文化成分的幸福文化观念。本文的结构是由绪论、两章正文、结语和参考文献构成。序言交代了本文的选题理由、现实性和学术新意、研究目的和任务、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材料,并简述了论文的结构。第一章是对文化观念的理论分析,介绍了文化观念的定义和研究成语单位中幸福文化观念的重要性。文化观念是人意识世界中的文化的基础内核,它是一种思维形成(或者是意识单位、理想的本质),具有民族文化特点,是语言文化学的基础范畴。选择成语单位作为本文的分析对象绝非偶然。成语单位作为语言世界图景的一个片段,反映了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特别是谚语、俗语以最为普遍的民间口头创作体裁的形式反映和记录着该民族的历史经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信仰。成语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通常含有最直接的建议和忠告,告诉人们该怎样做,对于我们来说倾听智慧的声音是大有裨益的。语言世界图景是使客观现实知识结构化的方法之一。它与语言及思维紧密联系在一起。语言世界图景是人内心活动的口头表达结果。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语言世界图景是随着人本身的发展和人对于世界的认识的改变而改变的。第二章是以俄、汉成语单位为语料,对传统文本中的幸福文化观念进行分析。分为三小节。本章的第一小节以词典为语料描绘幸福的语言世界图景。词典指出幸福的特点是:幸福等同于在神灵庇护下的人的命运;幸福可以被看作是主客体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幸福是持久、稳定的,反之,它也可以是转瞬即逝的;幸福是一种积极的情感。第二小节是研究俄罗斯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幸福的理解。在俄罗斯传统文化中,幸福被理解为“上帝的恩赐”,只有那些上帝的宠儿才能获得幸福。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子认为,真正的幸福既不是财富、也不是名利和知识,甚至不是《德》,幸福的真谛在于《道》;而按照孔子的观点,幸福具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幸福取决于不可违抗的上天的神秘力量,另一方面,他特别强调人的行为在获得幸福过程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佛教认为,人的幸福不在现世,而是在来世,因此,人必须要承受今世的苦难以求得来世的幸福。第三小节是对成语单位(包含所有类型的固定单位)中的幸福文化观念进行具体分析,并分为五个小部分来揭示幸福文化观念最典型的特征:即幸福如同命运一般,它是由神灵决定的,只有那些受到神灵“关照”的人,才会得到幸福;幸福与不幸是一种辩证的关系;金钱绝不是幸福的源泉;朋友间的友谊、温馨和睦的家庭以及智慧都会使我们变得更加幸福。结语回顾总结全文,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