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改革的根本点在于改变商业银行的运作效率,因为商业银行的运作效率将直接影响中国整体经济的增长速度和效率。由此出发,我们需要知道:①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银行相比,究竟谁的效率更高?②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原因有哪些?③如何才能改善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对于银行效率的研究在国外一直是热门话题。对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运用有效边际方法(Efficient Frontier Method)来估计银行的X-效率;二是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角度对银行效率进行评价。①对银行X-效率的研究较少,原因是这方面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理论尚不成熟。尽管通过测量银行的X-效率,能够准确衡量银行的效率,并可以按照效率值对银行进行排序,但目前还难于对影响效率的原因进行分解,进而给出更细致、更明确的解释。因此在研究上,学者们更多地还是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角度入手,这既可以衡量银行的效率,又能阐释效率变化的原因。有鉴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银行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未考虑对银行X-效率的测量,但需要说明的是,银行X-效率的研究与银行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研究是互相补充的。今后在银行X-效率方面的研究必将不断深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是分别研究一个经济组织的规模或经营范围和经济效益关系的两个基本的经济概念。本文采用了超对数成本函数,通过计量经济学进行回归分析来分别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结果发现,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存在着规模不经济和范围不经济,这说明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率要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对银行效率的研究,并不是仅仅知道其效率状况,更重要的是要找出造成效率低下的原因。因此,在基本模型的基础上,本文引入了技术进步、资产规模、行业集中度等变量来分别研究对我国银行业效率—主要是规模经济的影响。结果发现,这几个因素在影响我国银行业的效率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分析了影响我国银行效率的因素后,本文在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本文以实证研究为主,演绎推理为辅,逐层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研究方法:①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本文主要采用定量分析法,通过计量经济学模型测算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系数和范围经济系数,在定量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也就是说定性分析需要定量分析结果的支持。②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这一点建立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基础之上。通过对定量分析得出的结果,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状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