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绝经过渡期(menopausal transition, MT)被定义为女性“绝经前从临床特征、内分泌、生物学方面出现趋向绝经的变化,直到末次月经时止”的阶段。绝经过渡期标志着女性卵巢功能开始衰退,女性生殖功能逐渐丧失。围绝经期中末次月经前的阶段即是绝经过渡期,即绝经过渡期是围绝经期去掉绝经后的一年。但末次月经是一个回顾性的判断标志,需要在其之后1年才能判定,所以在临床上围绝经期和绝经过渡期术语难以区分开。目前关于绝经过渡期分期的研究较多,比较公认的分期研究是STRAW(Stages of Reproductive Aging Workshop)分期,其具体内容是根据绝经过渡期女性的具体临床表现可分为早期和晚期:早期的表现是月经周期不规则,和正常时相比≥7天;晚期的定义为至少脱落过2个月经周期并且绝经超过60天。最常见的绝经相关症状是潮热,其他常见症状有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头晕心悸、乏力、阴道干涩、性交困难和尿道感染等。绝经相关症状会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绝经过渡期在中医古籍中没有对应的名称,但根据其具体症状可归属于“脏躁”、“郁证”、“年老血崩”、“崩漏”、“淋证”、“月经不调”、“不寐”、“百合病”等范畴。现代称围绝经期综合征为“绝经前后诸症”、“经断前后诸症”,绝经过渡期即属于此范畴内。绝经过渡期绝经相关症状出现的病机是肾虚为主,同时涉及了其他脏腑,其中以心、肝、脾三脏为主。目前对于绝经过渡期绝经相关症状国际上公认的治疗是激素补充疗法(HRT),其内容为补充雌激素和(或)孕激素药,HRT被认为是迄今最有效、最全面的治疗绝经相关症状的疗法。有研究认为长期应用激素会有潜在风险,如会使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发病率上升等,现应积极发展其他补充替代疗法。目前针灸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绝经相关症状,相关的临床研究也已大量开展,但评估针灸对绝经过渡期绝经相关症状疗效和安全性的高质量文献较少。目的评估电针对绝经过渡期绝经相关症状的有效性,为电针缓解绝经过渡期绝经相关症状提供高质量的临床证据,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安慰对照试验的方法。随机方法采用分层区组随机法,将中心作为分层因素。筛选合格的受试者被随机分配到电针组和安慰电针组(假电针组),两组人数比例为1:1。6个研究中心共收集18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每个研究中心各30例。试验过程中无法对干预操作者设盲,但对受试者、结局评价者和统计人员设盲,只有干预操作者知道受试者的分组情况。电针组针刺选穴是天枢、关元、子宫、三阴交。针刺天枢时,直刺并且针尖要到达腹壁肌肉层。天枢和三阴交穴各自横向连接电针。安慰电针组采用特制钝头针模拟正常针刺,但针尖不刺入皮肤,钝头针作用于上述治疗穴位旁边的非经非穴点。天枢旁针刺点选用天枢穴水平旁开1寸,脾经和胃经连线中点;关元旁针刺点选用关元穴水平旁开1寸,任脉和胃经连线中点;子宫旁针刺点选用子宫穴水平旁开2寸,任脉与胃经连线中点;三阴交旁针刺点选用三阴交穴向后旁开,脾经与肾经连线中点。双侧天枢旁和双侧子宫旁各自横向连接电针仪,电针仪导线已被剪断,保持外观和正常电针一样,接通电针时,不会有电流输出。两组患者每次均留针30分钟,每周均治疗3次,隔日1次,连续治疗8周,随访24周。研究选取的主要结局指标是治疗8周后受试者绝经症状评价量表(MRS)评分较基线时的减少值。次要指标包括:与基线相比,第4周、第8周、第20周和第32周结束时,平均24h烘热积分、绝经生存质量量表(MENQOL)评分较基线时的减少值;第8周、第20周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FSH/LH值较基线时的变化值。并根据STRAW分期将纳入研究的绝经过渡期患者分为早期和晚期,亚组分析不同分期受试者接受治疗8周后受试者绝经症状评价量表(MRS)评分较基线时的减少值。同时统计分析患者的依从性,另外通过记录研究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和电针相关不良事件来评价电针的安全性。结果1.主要结局指标——治疗8周后MRS评分较基线的减少值:电针组数值是7.00(6.50),假电针组是3.00(5.00),组间比较显示电针组治疗8周后MRS评分较基线的减少值显著大于假电针组(P<0.001)。电针组经4周治疗后较基线的减少值为3.00(6.00),第20周较基线的减少值为6.00(8.00),第32周较基线的减少值为6.00(7.50);假电针组相应数据分别为2.00(4.00),2.00(5.50),2.00(5.00)。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治疗4周后较基线的减少值组间比较没有差异(P=0.10),但治疗20周和32周后较基线的减少值方面,电针组显著大于假电针组(P均<0.001)。2.平均24h烘热积分:第4、8、20、32周各访视点,电针组较基线的减少值分别是1.29(2.14),2.58(3.00),2.71(3.08),3.00(3.22),假电针组较较基线的减少值分别0.42(1.61),0.66(2.33),0.57(2.45),0.29(2.58)。对4次访视点两组干预后较基线的差值分别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显示电针组较基线的减少值值均显著大于假电针组(P分别是0.02,<0.001,<0.001,<0.001)。3.MENQOL评分:第4、8、20、32周各访视点,电针组较基线的减少值分别是9.00(11.00),19.00(20.00),19.00(19.50),21.00(25.00),假电针组较较基线的减少值分别4.00(12.00),6.50(17.25),6.50(18.00),8.00(19.00)。组间比较显示电针组较基线的减少值显著大于假电针组,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分别是0.004,<0.001,<0.001,<0.001)。4.血清性激素:第8周电针组FSH、LH、FSH/LH值较基线的减少值分别是4.90(1309)、2.60(7.39)、0.08(0.49);假电针组对应的数值分别是0.78(13.20)、0.30(8.65)、0(0.37);第8周电针组E2值较基线的增加值是13.01(4743),假电针组是1.42(18.06)。第20周电针组FSH、LH、FSH/LH值较基线的减少值分别是433(18.07)、2.10(11.60)、012(0.62);假电针组对应的数值分别是4.50(19.27)、2.10(11.60)、0.02(0.31);第20周电针组E2值较基线的增加值是15.23(50.08),假电针组是0(26.67)。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第8周电针组FSH、FSH/LH值较基线的减少值显著大于假电针组,电针组E:较基线的增加值显著大于假电针组,LH较基线的减少值方面两组之间无差异。第20周时电针组FSH、LH值较基线的减少值显著大于假电针组,电针组E2较基线的增加值显著大于假电针组,FSH/LH值较基线的减少值方面两组之间无差异。5.亚组分析:根据受试者基线时的资料,判断患者处于绝经过渡期早期还是晚期,在分期基础上做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电针组38例,对照组52例处于绝经过渡期早期,电针组51例,对照组38例处于绝经过渡期晚期。早期亚组统计显示第4、8、20和32周电针组MRS评分较基线的减少值分别是1.00(5.00)、4.00(7.50)、5.00(7.50)、5.00(9.50),假电针组相应的减少值分别是2.00(4.00)、3.00(7.00)、2.00(6.00)、3.00(6.00)。晚期亚组统计显示第4、8、20和32周电针组MRS评分较基线的减少值分别是4.00(4.00)、8.00(6.75)、7.50(6.25)、7.00(6.50),假电针组相应的减少值分别是2.00(3.25)、2.00(3.50)、2.00(5.25)、1.00(5.25)。早期亚组分析显示第4、8、20和32周MRS较基线的减少值方面,电针组和假电针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是0.37、0.70、0.23、0.10)。晚期亚组分析两组在第4、8、20和32周各访视点上MRS较基线的减少值方面,电针组的减少值显著大于假电针组,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是0.003、<0.001、<0.001、<0.001)。6.纳入的180例患者中,完成试验有176例,中止试验者4例。其中电针组3例,假电针组1例。电针组患者总依从性为98.13%,假电针组患者,总依从性为99.03%,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55)。7.安全性分析: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电针组为7.87%,假电针组为2.22%,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电针组发生不良事件7例,共8例次,其中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3例;假电针组发生不良事件2例,共2例次。结论电针可以有效缓解绝经过渡期绝经相关症状。电针的疗效不是单纯的安慰效应,还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治疗作用。电针不仅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还具有一定的持续治疗效应,在停止治疗后,疗效可持续24周。具体表现在电针可显著改善绝经过渡期绝经相关症状患者的MRS评分、24h烘热积分和MENQOL评分;对绝经过渡期绝经相关症状患者的性激素有一定的良性调整作用,电针可降低血清FSH水平,升高E2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