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代际伦理中的父子关系颇受学界重视,研究成果丰硕,论证充分;而对应的母女关系却常被忽略,至少没有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路径。然而母女关系同样是我们理解人性的丰富和幽微的重要研究视角。
母女关系的书写是1990年代女性写作的一个突出特点,并且成为1990年代中国文学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时代的变迁,给予了女作家前所未有的诉说自己的可能和机会。此时,对于母女关系的书写成为女作家建立女性谱系,进而重新定义自己性别身份的突破口。女作家用其独有的女性视域再现母女之间真实复杂的生活图景,并通过对母女关系的重新书写,进而探索女性生存的困惑,揭露女性生存的真相,寻求女性生命的本真,完成对其性别内涵的追寻以及主体体验的探索。
本文选择1990年代女作家富有代表性的作品作为研究对象,从不同的角度对1990年代女作家笔下的母女关系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勾勒出这个时期母女关系呈现出的多元化的面貌,并进一步探究被男性叙述所遮蔽的女性生存历史。本论文绪论部分界定了研究对象,陈述了选题的缘由,研究现状和研究思路。论文第一部分,分析母性神话颠覆后的母女激烈对峙,主要从三个方面即母权侵蚀下的冲突、子嗣观念下的冲突、同性竞争下的冲突叙述母女间的矛盾,并以此揭露从神坛走下来的母亲鲜为人知的一面以及在此情形下母亲与女儿产生的真实复杂关系。第二部分论述母女双双逃离母亲角色身份,进而探索女性生存的真相和对精神自由的寻找,以及对建立自我主体性的期望。首先,从女儿角度描写对庸常母亲宿命轮回的逃离和对极端母爱的逃离,再次,从母亲角度描写母亲对传统母性职能身份的逃离。第三部分论述和谐母女关系的重建之路,找回母女之间的原始亲密感。一方面,女儿的心理创伤通过心理补偿机制释放痛苦,得到精神的救赎,进而缓和失调的母女关系。另一方面,女作家通过重构母性谱系,探寻母女关系的终极解决之道,为建立一种新型的母女关系而努力。余论部分承接1990年代母女关系叙述,继续探讨新世纪初期的母女关系。结语部分简要总结母女关系的重要性以及1990年代母女关系书写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1990年代女作家作品中母女关系的梳理,充分挖掘母女关系的复杂性,展现母女关系相处的真实状态,以便让我们对母女关系、女性有更加清晰全面的认识,并力图为学界母女关系的研究提供一种启示。
母女关系的书写是1990年代女性写作的一个突出特点,并且成为1990年代中国文学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时代的变迁,给予了女作家前所未有的诉说自己的可能和机会。此时,对于母女关系的书写成为女作家建立女性谱系,进而重新定义自己性别身份的突破口。女作家用其独有的女性视域再现母女之间真实复杂的生活图景,并通过对母女关系的重新书写,进而探索女性生存的困惑,揭露女性生存的真相,寻求女性生命的本真,完成对其性别内涵的追寻以及主体体验的探索。
本文选择1990年代女作家富有代表性的作品作为研究对象,从不同的角度对1990年代女作家笔下的母女关系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勾勒出这个时期母女关系呈现出的多元化的面貌,并进一步探究被男性叙述所遮蔽的女性生存历史。本论文绪论部分界定了研究对象,陈述了选题的缘由,研究现状和研究思路。论文第一部分,分析母性神话颠覆后的母女激烈对峙,主要从三个方面即母权侵蚀下的冲突、子嗣观念下的冲突、同性竞争下的冲突叙述母女间的矛盾,并以此揭露从神坛走下来的母亲鲜为人知的一面以及在此情形下母亲与女儿产生的真实复杂关系。第二部分论述母女双双逃离母亲角色身份,进而探索女性生存的真相和对精神自由的寻找,以及对建立自我主体性的期望。首先,从女儿角度描写对庸常母亲宿命轮回的逃离和对极端母爱的逃离,再次,从母亲角度描写母亲对传统母性职能身份的逃离。第三部分论述和谐母女关系的重建之路,找回母女之间的原始亲密感。一方面,女儿的心理创伤通过心理补偿机制释放痛苦,得到精神的救赎,进而缓和失调的母女关系。另一方面,女作家通过重构母性谱系,探寻母女关系的终极解决之道,为建立一种新型的母女关系而努力。余论部分承接1990年代母女关系叙述,继续探讨新世纪初期的母女关系。结语部分简要总结母女关系的重要性以及1990年代母女关系书写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1990年代女作家作品中母女关系的梳理,充分挖掘母女关系的复杂性,展现母女关系相处的真实状态,以便让我们对母女关系、女性有更加清晰全面的认识,并力图为学界母女关系的研究提供一种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