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世纪后期,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数字化的时代来临,更由于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世界经济进入到了知识经济时代,此时的版权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了根本性的经济变革,版权经济产业初现端倪。而此时,中国才刚刚开始我们的基础版权建设。进入新世纪,信息化的冲击,新的产业形式不断出现,中国刚刚建立尚未健全的“传统”版权制度(面向于以纸质媒介为主体的版权产品)已经显现出对于新技术的不适应。新的技术形势之下,中国原有的版权制度存在的问题产生了扩大效应。由于中国的版权制度,也就是版权保护的法律制度是在应对国际要求的情况之下建立的,所以制度本身的建立就存在着与实际要求不相符合的情况。这种情况在新的数字技术发展的今天显现得更加明显。比如说,原本就产权不明的一些网络著作上和数字图书馆中的产权更加难以明晰,在一段时期内,甚至法律上根本就没有相应的产权归属的相应规定。这一情况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图书产权的归属并不明晰、划分不够明确,另外也是由于新的数码技术平台的出现,对于相关版权保护的规定并没有相应跟上,导致数字版权保护不力。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进行版权体制的改革。本文主要围绕中国版权制度建设与版权经济发展关系,考察中国当前版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如版权保护的法律不健全,版权制度本身前后矛盾,版权保护乏力等)对版权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认为,一个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其版权制度及其对版权保护的力度和水平离不开该国当初的具体国情。也就是说,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相伴随,版权制度及其对版权的保护力度和水平也有高有低,如一国版权保护出现问题,均可在该制度建立之初的具体国情和环境中找到答案和原因。当前,中国版权制度同时面临数字化和国际化双重冲击。由于中国的版权制度存在着诸多不足和缺陷,而这些不足和缺陷又极大地影响着版权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回顾中国版权制度的发展历程,分析我国版权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通过比较研究,借鉴别国版权制度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尤其通过对美国的版权制度改革和发展的详细分析,分析中国版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基于分析提出相关改革建议和意见。本文的主要工作及新意有:(1)通过对版权制度的历史性分析,发现中国版权制度建设走过了一条由较单一和被动的纯制度建设,进而向经济建设转变的路径。(2)较全面地讨论了诸如现有版权制度模式的缺陷、新形势下关于版权定义的重新界定、版权制度建设的滞后性、对版权市场主体中弱势方的保护、版权生产者与使用者之间的权益分配,以及中国未来版权制度变革及其模式选择等一系列问题。(3)采取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包括法学、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分析对我国版权制度的改革问题进行探讨。(4)本文认为版权制度对版权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重要影响。中国版权经济发展的空间和速度取决于相关版权制度的改革,重构和完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