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保持着较高速度的增长,这当然首先要归因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在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投资体制的变迁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主题,在这个主题中,我们首先要理解投资体制的变迁对投资效率进而中国的经济增长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作用。而在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投资体制的改革过程中,政府始终都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这包括制订改革的方向和具体政策并监督政策的执行,同时还包括对经济活动的不同程度的直接和间接参与。所以本文就从政府的视角出发,具体探讨了政府在投资体制变迁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本文的研究工作包括两方面:首先是结合中国的具体改革过程,从理论上说明政府在投资体制变迁中的作用以及投资体制变迁对中国的经济增长,特别是对投资效率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其次是运用统计数据对投资体制变迁过程中政府的一系列政策或者特征性的事实对经济增长、特别是对投资效率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理论分析为实证检验指明了方向,而实证检验又加强了理论分析的说服力。 本文共由九章构成: 第一章为导论,在简要回顾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 第二章从一般的角度探讨了政府在制度变迁中所起的作用; 第三章对中国的投资体制变迁过程进行了一个历史性的回顾,将中国的投资体制变迁过程加以梳理,为后文的研究做铺垫; 第四章对中国的投资体制对资源的配置状况从统计上围绕着生产要素进行了描述,进一步为后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提供数据基础; 第五章在转轨的框架中对政府的投资行为从两方面进行能了探讨,也就是政府一方面作为政策制定者的身份制定政策并监督政策的执行,同时政府也作为经济活动的直接和间接主体不同程度的参与各种经济活动;也就是从政府的两重身份的角度研究其在投资体制变迁的过程中的行为; 第六章研究了政府职能的转变;本章的研究比第五章的研究更进了一步,而且也更具体;主要是探讨了政府作为一个政策制定职能和经济参与职能;一方面,其自身职能如何一步步发生转变的?政府本身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在转变,从而其自身职能发生了转变,例如由直接参与或干涉经济活动到间接干预的转变;同时,它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之一,是如何在经济活动中“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也就是回答了“政府的活动领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一问题: 第七章为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具体的实证分析内容包括: 首先,本文针对一系列的政府政策或一些特征性的经济事实对投资效率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实证检验;检验主要包括六个部分:第一、本文将1953年到2001年划分为三个阶段,然后对每个阶段中投资效率的变化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总体上看投资的效率是提高了的,这肯定经济改革的积极意义,但是第二个阶段的投资效率反而比第一阶段的要低,说明了投资效率的波动性的存在:第二、假设1978年为时间断点进行CHOW检验,该检验通过的结果表明,在实施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的经济结构确实发生了转变;第三、对“拨改贷”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拨改贷”实施以后,国家拨款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确实下降了,但是贷款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却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对“拨改贷”政策进行了C}tOW检验,结果检验通过,这说明了该政策确实导致了投资结构的变化;第四、将整个经济分为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然后对它们的投资资金的四个来源的效率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在这四个来源中,非国有经济的利用效率普遍高于国有经济的利用效率,这一结果也证实了我们对这两种经济类型的直觉认识:第五、对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的基本建设投资的效率进行了回归和比较,结果证明东部地区的基本建设投资效率较高,而其次是西部,最后是中部;第六、对基本建设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的效率进行检验和比较,结果发现基本建设投资的效率高于更新改造投资的效率,但是专门针对不同时段的更新改造投资进行的检验也表明了投资体制改革确实导致了其在后一时段的效率高于前一时段的效率; 第八章则是运用前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果对政府在投资活动中的角色重塑进行了总结。 第九章是本文的结语,对全文进行了简要的总结。 本文的结论包括: 第一、本文的分析和实证检验说明了投资体制变迁中政府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重要表现在使投资效率的提高上,也就是说,中国的投资体制在从传统的计划体制向现代的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的间接调控为主要手段的投资体制转变过程中,政府从一系列领域中的退出和一系列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确实导致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这重要可以通过本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看出:同时也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肯定了政府在投资体制变迁中的积极作用。<WP=6><WP=7> 第二、但是,从本文的分析中还可以看出,中国的投资体制变迁过程中还尚存有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本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都证实了某些资源配置的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