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老年人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老龄化进程中,空巢老年人的问题逐渐凸显,与一般老人相比,空巢家庭老人作为老龄化进程的特殊群体,面临着更多生活困境和健康问题。妥善解决空巢家庭老人的困难,这不但关系着空巢老人自身,也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本文在梳理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活动理论出发,分析并验证闲暇活动参与程度对空巢与老年人健康关系产生的调节作用,既为保护空巢老年人健康提供新的思路,也为促进老年人健康提供了决策依据。
本文使用2008-2011年的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项目调查(CLHLS)面板数据,考察闲暇活动对空巢与老年人健康关系产生的调节作用。在因变量老年人健康方面,分别选取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心理健康、认知能力作为老年人健康的客观衡量指标,自评健康作为老年人健康的主观衡量指标;在自变量空巢方面,若老年人与子女同住则为非空巢老人,老年人独自居住或仅与配偶同住则为空巢老人;在调节变量闲暇活动方面,选取问卷中的八项活动,并对活动参与程度的得分加总后进行统计;此外,还在人口学层面、社会经济层面、个人行为层面分别选取了控制变量。考虑到空巢状态与老年人健康之间互为因果的关系,本文使用工具变量法,采用二阶段最小二乘(2SLS)回归模型进行估计,并根据温忠麟调节效应检验的方法进一步验证闲暇活动在空巢对老年人健康影响中的调节作用。
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主要得出三点结论:
第一,空巢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产生了显著的负向作用。空巢状态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心理健康、认知能力、自评健康四个方面均产生了非常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第二,老年人参与闲暇活动程度越高,空巢对老年人健康的负向影响越低。且随着闲暇活动程度增加,空巢对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心理健康以及认知能力的负向影响逐渐降低,但闲暇活动在空巢对老年人自评健康影响中的调节并不显著;
第三,不同类型的闲暇活动在空巢对老年健康的影响中,社交活动比个人活动更能削弱空巢对老年人健康的负向影响。其中,社交活动比个人活动在空巢对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心理健康及认知能力的影响中发挥着更强的调节效应。
基于以上结论,本文从活动理论视角出发,讨论闲暇活动抑制空巢对老年人健康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并在应对老年人空巢问题与提高老年人闲暇活动参与程度两个方面分别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争取帮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健康幸福的安度晚年。
本文使用2008-2011年的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项目调查(CLHLS)面板数据,考察闲暇活动对空巢与老年人健康关系产生的调节作用。在因变量老年人健康方面,分别选取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心理健康、认知能力作为老年人健康的客观衡量指标,自评健康作为老年人健康的主观衡量指标;在自变量空巢方面,若老年人与子女同住则为非空巢老人,老年人独自居住或仅与配偶同住则为空巢老人;在调节变量闲暇活动方面,选取问卷中的八项活动,并对活动参与程度的得分加总后进行统计;此外,还在人口学层面、社会经济层面、个人行为层面分别选取了控制变量。考虑到空巢状态与老年人健康之间互为因果的关系,本文使用工具变量法,采用二阶段最小二乘(2SLS)回归模型进行估计,并根据温忠麟调节效应检验的方法进一步验证闲暇活动在空巢对老年人健康影响中的调节作用。
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主要得出三点结论:
第一,空巢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产生了显著的负向作用。空巢状态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心理健康、认知能力、自评健康四个方面均产生了非常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第二,老年人参与闲暇活动程度越高,空巢对老年人健康的负向影响越低。且随着闲暇活动程度增加,空巢对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心理健康以及认知能力的负向影响逐渐降低,但闲暇活动在空巢对老年人自评健康影响中的调节并不显著;
第三,不同类型的闲暇活动在空巢对老年健康的影响中,社交活动比个人活动更能削弱空巢对老年人健康的负向影响。其中,社交活动比个人活动在空巢对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心理健康及认知能力的影响中发挥着更强的调节效应。
基于以上结论,本文从活动理论视角出发,讨论闲暇活动抑制空巢对老年人健康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并在应对老年人空巢问题与提高老年人闲暇活动参与程度两个方面分别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争取帮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健康幸福的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