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中国的启蒙运动有两次,一是1919年以五四运动为标志的新文化启蒙运动,一是1976年“文革”结束后开始的新时期启蒙,虽然这两次启蒙的形式、内容和追求各有不同,但它们都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特别是文学的发生和演变。本文所探讨的是这两次启蒙运动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之间的关系。启蒙首先是作为哲学思想文化史上具有浓厚理性色彩的概念,即使是纳入以感性和诗情为特色的文学审美实践中,也是更多强调它的思想意义,人们普遍认可它在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启蒙文学决定了它客串于哲学与文学领域,由此也带来了“越权”,或以哲学的思维代替文学创作方式,或以文学启蒙运动扮演哲学角色。但是启蒙文学既是文学,首先属于审美领域。即使它借用文学进行文化启蒙也不应忽略启蒙文学作为文学应具备的审美特征。 本文第一章通过回顾中国启蒙文学百年的精神脉络,考察了西方现代启蒙运动和中国古代文学“教化”传统对中国启蒙文学的影响。第二章进一步分析了二十世纪中国启蒙文学的人物形象、叙事形式、美学品格的特征与局限,第三章从文学性与启蒙性的角度,对启蒙文学如何穿越“启蒙”话语、建立个体化的文学世界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期为当代的文学创作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