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州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古即为我国南方内外贸易中心,商业发达,城市繁华。即便在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清中期,仍为对外通商唯一口岸,商贸活动从未中断,城市商贸积淀深厚,街道发展臻于完善。
民国时期中国渐入近代社会,市政管理政出专门,城市建设一改民众随性而为的旧习,开始由政府设置专门机构和颁布法令予以规范。民国初年,广州市政当局拆城墙、筑马路、拓道路、改骑楼,这种类似奥斯曼改造巴黎式的市政建设措施,使广州的商业街道系统在旧有轮廓之下焕然一新,生机勃发。
时至民国的广州城,经千年的商贸潮流冲塑,历外国资本、西方文化侵蚀,商业业态在中国传统商业形式和西方商业的双重作用下,出现了中西交融混合发展的模式。形成了既有如北京路、一德路的传统商业街和商业形式,又有如长堤、十三行、人民南路的西化的商业街和商业形式。既有家庭式手工业作坊,也有新式的工厂、百货大楼的独特面貌。
广州商业的另一大特点是经营专业行当的街道众多,专业行当的种类相当丰富,这与广州城商业枢纽的历史地位、商品交易形式多样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中国古代和近代水运经济是主导,沿江的城市拥有非同寻常的地理优势,广州城就是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之下逐渐成长繁荣,商业街道系统不断完善,民国时期是广州旧经济体制下商业业态和商业街道达到鼎盛的阶段,本论文即对民国建立到全面抗战前时段(1911-1937年)广州的商业街道系统进行分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