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在梗阻性黄疸-再通-大鼠模型中生长抑素对黄疸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从而证实生长抑素对黄疸起到了相关作用,为生长抑素在临床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参考文献,建立梗阻性黄疸-再通-大鼠模型。(1)设立1个对照组:共20只SD大鼠,雌雄各半,全部按照梗阻性黄疸-再通模型处理,术后当天及术后1-3 d腹腔注射20000 U/100g青霉素预防感染,术后第7日解除梗阻,监测术前7日、3日、1日及术后第1、3、4、5、6、7、8、9、10日的大鼠血清TB、ALT、AST、ALP值。(2)设立1个假手术组,共20只SD大鼠,假手术组内随机分成2组,每组10只SD大鼠,雌雄各半,两组大鼠仅进腹后找到胆总管,翻动第一肝门后关腹。术后当天及术后1-3 d腹腔注射20000 U/100g青霉素预防感染。其中1组于术后第7日给予皮下注射人工合成生长抑素十四肽0.3μg/kg,另一组不做处理,监测两组大鼠术前7日、3日、1日及术后第1、3、4、5、6、7、8、9、10日的血清TB、ALT、AST、ALP值(3)设立5个不同时间解除梗阻的实验组,对应5个不同术前血清TB、ALT、AST、ALP范围,共100只SD大鼠,随机分组,各20只,雌雄各半,全部采用梗阻性黄疸-再通模型处理,术后当天及术后1-3 d腹腔注射20000 U/100g青霉素预防感染,5个实验组分别于胆总管结扎术后第3、4、5、6、7日解除梗阻,并分别于解除梗阻当日及解除梗阻后1-3d皮下注射人工合成生长抑素十四肽0.3μg/kg、腹腔注射青霉素20000 U/100g预防感染。监测5个实验组术前7日、3日、1日和解除梗阻前的血清TB、ALT、AST、ALP值,以及解除梗阻后第1、2、3日的血清TB、ALT、AST、ALP值(4)实验过程中发现异常数据较多出现在实验组第3组,故设立重复实验组,再次选择20只SD大鼠,雌雄各半,全部采用梗阻性黄疸-再通模型处理,术后当天及术后1-3 d腹腔注射20000 U/100g青霉素预防感染,于术后第5日解除梗阻,并于解除梗阻当日及解除梗阻后第1、2、3日皮下注射生长抑素人工合成生长抑素十四肽0.3μg/kg、腹腔注射青霉素20000 U/100g预防感染,监测术前7日、3日、1日及解除梗阻后第1、2、3日的血清TB、ALT、AST、ALP值。结果:1.研究结果显示,生长抑素对于无梗阻性黄疸的SD大鼠的血清TB、ALT、AST、ALP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结果显示,生长抑素对于梗阻性黄疸-再通大鼠的血清ALT、AST、ALP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梗阻性黄疸SD大鼠,解除梗阻的同时应用生长抑素后出现的部分个体血清TB较解除梗阻前反常性升高这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梗阻性黄疸SD大鼠,解除梗阻的同时应用生长抑素后出现血清TB较解除梗阻前反常性升高的个体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梗阻性黄疸SD大鼠,解除梗阻的同时应用生长抑素后出现的部分个体血清ALT、AST、ALP较解除梗阻前反常性升高这一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6.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梗阻性黄疸SD大鼠,对比实验组5及对照组,解除梗阻的同时应用生长抑素的实验组5术后血清TB下降较解除梗阻后不使用生长抑素的对照组缓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梗阻性黄疸SD大鼠,解除梗阻的同时应用生长抑素的5个实验组,出现的术后血清ALT、AST、ALP的下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8.研究结果显示,对于不同性别的梗阻性黄疸SD大鼠,对照组及解除梗阻的同时应用生长抑素的实验组,出现的术后血清TB下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9.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梗阻性黄疸SD大鼠,解除梗阻的同时应用生长抑素后出现的部分个体血清TB较解除梗阻前异常升高趋向于在第3实验组和重复实验组出现,这一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无梗阻性黄疸的SD大鼠,应用生长抑素,其体内血清TB、ALT、AST、ALP水平未受到影响。对于解除梗阻的同时使用生长抑素的梗阻性黄疸SD大鼠,会出现部分个体血清TB较解除梗阻前反常性升高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发生与个体性别无关,且这一现象趋向于在梗阻性黄疸-大鼠模型建立后第5d解除梗阻时应用生长抑素后出现。与此同时,在梗阻性黄疸-再通-大鼠模型中,解除梗阻的同时应用生长抑素,生长抑素对其黄疸的减退起到了抑制作用,降低了血清TB的下降速度,减慢了黄疸的恢复,这一影响与性别无关,但是其体内血清ALT、AST、ALP的变化未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