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可切换流水线RISC-V处理器建模与实现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versky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微电子、信息、通信及网络技术的发展,物联网已在健康医疗、人工智能、网络管理、物流运输等领域逐步得到应用。在这些应用中,信息的采集及处理是物联网技术的基础和关键。由于物联网的信息釆集及处理节点分布广、不宜更换电源,因此,低功耗的信息采集及处理芯片是保证物联网正常工作的关键。本文在分析不同应用场景下物联网对处理器的不同要求,并研究高性能处理器的低功耗设计技术后,为平衡物联网应用中的高性能和低功耗需求,提出了一种动态可切换流水线的处理器设计方案。首先,该方案中采用RISC-V指令集,基于经典流水线架构重新细分流水,设计了适用于高性能模式的七级超流水结构其次,将其简化后实现了适用于低功耗模式的精简结构。最后,基于以上两种结构设计了动态可切换流水线的RISC-V处理器。在整体系统中两种模式共享内存、缓存及ALU执行单元,并确定了对应的软件调度策略完成程序执行过程中的数据交互及任务切换。在整个实现过程中,首先对该结构采用SystemC进行周期精确型建模,然后使用Verilog语言实现硬件电路,最后对模型进行功能仿真及相应的性能功耗分析。其中,基于本文结构中的高性能模式单核处理器已使用中芯国际180nm工艺完成流片,并对其进行了测试。本文以自建的加法、矩阵乘法及标准测试程序DMIPS、CRC、AES作为测试向量对系统进行功能仿真,并使用HP Labs的McPAT及Synopsys的DC分别从系统级和电路级进行性能功耗分析。当应用于物联网时,相比于单独的高性能处理器,本文提出的处理器结构在硬件资源仅增加5%的情况下就可以实现设计要求,同时系统功耗会降低67.23%,而且数据采集阶段所占的时间比例越长,该设计结构对系统整体功耗的降低效果越明显。
其他文献
<正>冷害是指在作物生长季节0℃以上低温对作物的损害,又称低温冷害。冷害使作物生理活动受到障碍,严重时某些组织遭到破坏,但由于冷害是在0℃以上,有时甚至是在接近20℃的条
王初明教授在2000年第一次提出“写长法”这一写作教学方法。作为Swain可理解输出理论在中国的长足发展,“写长法”成功证实了可理解输出理论在国内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也
中关村、东湖和张江三个国家自创区管理体制,分别呈"管委会—政府合作型"、"管委会自主型"、"管委会主导型"模式。本文提出国家自创区管理体制创新取向,即应与战略目标及功能
1992年国家颁布的数学大纲,在“三大能力”的基础上,加上了“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1996年的大纲,在“三大能力”之外提出了“逐步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02
目前,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已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促进教师教育发展是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有效途径。体育教师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专
目的:为了解成人非囊性纤维化性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生活质量,量化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即时性评估治疗效果,指导临床治疗,验证LCQ对评估支扩患者治疗效果的应答性及有效性,并探
论文对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关神话色彩的文章和语句进行了整理和统计,比较研究了东西方神话的审美思维差异。人的神化和神的人化是东西方神话中所展现出来的两种不同的审美创造
数感指的是对数字的感觉,对于刚刚接触数学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对数字的敏感程度较低,难以发现数学运算的规律,数学水平因而始终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所以,当务之急是培养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