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讨本地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介入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着重研究介入治疗对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证候的影响,以期对临床诊治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研究方法:本研究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在广州地区开展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中医证候介入前后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对象来源主要为广东省中医院心脏中心的住院和门诊病人,在2007年10月~2008年12月日期范围内,按照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筛选出合格的研究对象,观察受调查者介入治疗前及术后一周各自的中医临床证候学特征,根据已制定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前后中医证型变化研究信息采集表”,采用临床病例直接观察法,完成资料的采集工作。核查完毕的病例报告表进行计算机数据录入,构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证候信息数据库,运用数据库统计分析软件SPSS 13.0对数据进行管理、处理和统计分析,提取证候要素相关信息,主要统计分析方法为括描述性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本研究的67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根据调查时点的不同,将其划分为介入治疗前和介入治疗后,分别对其进行临床证候信息采集分析,结果发现:1.介入治疗前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证候中以血瘀证32例(47.76%)、气虚证26例(38.81%)、痰浊证22例(32.84%)最为常见。由多到少排列为:血瘀证>气虚证>痰浊证>气滞证>阴虚证>寒凝证>阳虚证>水湿。2.介入术后一周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证候中以血瘀证28例(41.79%)、气虚证24例(35.82%)、痰浊证19例(28.36%)最为常见。由多到少排列为:血瘀证>气虚证>痰浊证>阴虚证>阳虚证>气滞证>寒凝证=水湿。介入治疗前后比较,纳入研究病例患者心绞痛疼痛程度、发作次数及严重程度明显减轻,气短、神疲、倦怠乏力及眩晕等症状改善。术后一周与术前比较气滞及寒凝证减轻,术后一周与术前比较,阴虚证增加。研究结论:本研究通过对67例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进行介入术前后中医证型的变化对比,结果显示:介入治疗前后比较,患者心绞痛疼痛程度、发作次数及严重程度明显减轻,气短、神疲、倦怠乏力及眩晕等症状改善。术后一周与术前比较气滞及寒凝证减轻,术后一周与术前比较,阴虚证增加,而介入前后血瘀证无显著差异,表现亦以瘀血阻脉为主。说明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可以较快的缓解患者标实的症状,机体各脏腑功能逐渐恢复,邪祛正安,但介入治疗方法未能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血瘀证,术后阴虚证亦有所加重,表明介入治疗后继续治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