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一直处于信息边缘的农民对信息的需求有了怎样的变化?对什么样的信息更加迫切?他们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获取去自己的需求的信息?在日常的农业生产中,农民是否可以通过自己所拥有的信道获取自己所需求的信息?海量信息平台的互联网是否已开始渗入到农村社会?什么样的信息传播方式才是目前农民最容易接受的信息传播方式?同时什么样的信息传播渠道才是最适合农民信息反馈的呢?本文力图通过对安徽农民的信息需求与获取途径的实证研究来回答这一系列问题。安徽是农业大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先天的自然条件,农业资源更是品种繁多,质量优秀。但长期以来,安徽的农民还处在传统的耕作方式上,信息化水平较低,人均收入远不及邻近几个省份。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的落后就意味着经济的落后,因此,要想彻底提高安徽农户的收入就得从信息入手,只有在解决了安徽农户信息获取难、发布难的问题后才能从真正的意义上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这种脱贫致富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更应该是信息财富上的。在大众媒体极大丰富的今天,安徽的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信息鸿沟”日益明显,尤其是随着数字新媒体的发展,这种由媒体的信息传播导致的“数字鸿沟”越拉越大。除了城乡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鸿沟”外,在乡村社会的内部也存在着不同人群间的“信息鸿沟”。那么,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个,我们该通过何种方式来缩小这种差距呢?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和近距离的访谈后,本文认为,目前,安徽农户最迫切需求的信息类型是农技类和政策类的信息,而这些最迫切的信息无法通过大众传播、行政组织传播等传统的乡村传播方式获得。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是提升农业生产力的基础,信息获取的多寡与快慢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农民增收。但当下的安徽农村,大部分农户还处于信息匮乏的状态。信息的匮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观上安徽农户的信息收集和利用意识的缺乏;二是,客观上安徽农户受经济和地理条件的制约,其信息获取渠道单一且他们的信息反馈渠道基本处于闭塞状态。但受文化素质、经济条件、社会角色的影响,不同类型的农户中,信息获取和利用的具体表现不尽相同。其中,社员型农户的信息的获取方式和利用方式对中国的农业发展最具有实践意义。根据我们的调查,社员型农户所获取的信息量、信息的准确性和信息获取渠道要明显高于其他农户。这些农户在加入合作社后,通过合作社的组织传播可以获取以前难以获得的各种迫切需求的信息的同时,其信息的获取渠道和反馈渠道都得到了明显的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于其专业性和自发性,因此比其他传播主体更容易接近农民也更能准确把握农民的信息需求,其信息传播途径也更易于被社员接近和融入。同时,与别的信息传播途径相比,合作社更加关注农户信息需求和反馈,也更加尊重农民的意见和利益。另一方面,农民抱团组成合作社组织后,首先在传播渠道上得到了拓展,有专门的高素质人员使用更高效的信道与社会进行信息交流。其次,与散户相比,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更大,从而更容易将农民的声音传播出去并受到社会的关注,也更容易向相应的信息传播源进行信息反馈并解决问题。因此,通过组建合作社,社员既可以通过合作社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农业信息,又可以将自己的声音通过合作社传播出去。也就是说,合作社为农民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搭建起了一个沟通的桥梁。因此,本文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对内组织传播将是解决农民信息获取问题,推动农业信息化的最佳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