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不同咽拭子对百日咳鲍特菌培养检出率的影响,分析2019年我院全年百日咳检出情况、临床特点和耐药情况,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测定百日咳鲍特菌主要毒力因子百日咳毒素(PT)DNA表达量,分析PT表达量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
方法:
1.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院2019年7月~12月间临床可疑患者的咽拭子,每位患者采集双份鼻咽拭子,一种是藻酸钙植绒拭子,一种是普通尼龙拭子,经相同条件培养后进行百日咳鲍特菌分离鉴定,分析两种不同成分咽拭子对检出率的影响。
2.收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来我院就诊且百日咳鲍特菌培养阳性的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3.对我院2018~2019两年收集的百日咳鲍特菌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了解我院百日咳耐药情况。
4.了解百日咳耐药机制,为百日咳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5.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32株百日咳鲍特菌主要毒力因子PT的DNA表达量,分析其表达量高低与临床表现之间有无关联。
结果:
1.2019年7月~12月共采集170个可疑患者的双份鼻咽拭子,藻酸钙植绒拭子和尼龙拭子标本进行培养,结果显示藻酸钙植绒拭子培养阳性率与尼龙拭子培养阳性率相比,两者无统计学意义。
2.2019年全年共收集986个鼻咽拭子标本,其中培养阳性的有91个,阳性率为9.3%(91/986)。91例阳性患者中,男占52.7%(48/91),女占47.3%(43/91)。年龄最小为出生11天,最大是8岁,6月龄以下占70.3%(64/91),3岁以下占绝大部分,占96%(87/91)。有咳嗽患者接触史的占44%(40/91),60%(54/91)进行过百白破疫苗的接种,出现痉挛性咳嗽的占24.2%(22/91),出现鸡鸣样回声的占29.7%(27/91),血常规结果白细胞计数≥15×109/L占64.9%(59/91),淋巴细胞比率高于60%占78%(71/91)。痉挛性咳嗽和鸡鸣样回声在<6月龄组较多见,百日咳患儿均有WBC总数和淋巴细胞比例的升高。
3.258株百日咳鲍特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率较高,对复方新诺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有较好的敏感性。
4.现有研究已经证明百日咳对红霉素耐药机制主要是由百日咳鲍特菌23S rRNA的Ⅴ区A2047G突变引起的,且红霉素耐药菌株对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及克林霉素均耐药,目前针对红霉素耐药菌株临床上使用复方新诺明等磺胺类药物,是否存在对磺胺类药物耐药的百日咳需要进一步研究。
5.32例菌株DNA表达量经统计学分析与患者临床表现无直接关系,不能说明DNA表达量高低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结论:
1.百日咳鲍特菌培养时藻酸钙植绒拭子和尼龙拭子标本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
2.百日咳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率较高,临床治疗百日咳出现红霉素耐药时,可以考虑更换为复方新诺明等磺胺类药物。
3.百日咳鲍特菌毒力因子PT DNA表达量高低与临床特征并无关联。
研究不同咽拭子对百日咳鲍特菌培养检出率的影响,分析2019年我院全年百日咳检出情况、临床特点和耐药情况,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测定百日咳鲍特菌主要毒力因子百日咳毒素(PT)DNA表达量,分析PT表达量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
方法:
1.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院2019年7月~12月间临床可疑患者的咽拭子,每位患者采集双份鼻咽拭子,一种是藻酸钙植绒拭子,一种是普通尼龙拭子,经相同条件培养后进行百日咳鲍特菌分离鉴定,分析两种不同成分咽拭子对检出率的影响。
2.收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来我院就诊且百日咳鲍特菌培养阳性的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3.对我院2018~2019两年收集的百日咳鲍特菌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了解我院百日咳耐药情况。
4.了解百日咳耐药机制,为百日咳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5.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32株百日咳鲍特菌主要毒力因子PT的DNA表达量,分析其表达量高低与临床表现之间有无关联。
结果:
1.2019年7月~12月共采集170个可疑患者的双份鼻咽拭子,藻酸钙植绒拭子和尼龙拭子标本进行培养,结果显示藻酸钙植绒拭子培养阳性率与尼龙拭子培养阳性率相比,两者无统计学意义。
2.2019年全年共收集986个鼻咽拭子标本,其中培养阳性的有91个,阳性率为9.3%(91/986)。91例阳性患者中,男占52.7%(48/91),女占47.3%(43/91)。年龄最小为出生11天,最大是8岁,6月龄以下占70.3%(64/91),3岁以下占绝大部分,占96%(87/91)。有咳嗽患者接触史的占44%(40/91),60%(54/91)进行过百白破疫苗的接种,出现痉挛性咳嗽的占24.2%(22/91),出现鸡鸣样回声的占29.7%(27/91),血常规结果白细胞计数≥15×109/L占64.9%(59/91),淋巴细胞比率高于60%占78%(71/91)。痉挛性咳嗽和鸡鸣样回声在<6月龄组较多见,百日咳患儿均有WBC总数和淋巴细胞比例的升高。
3.258株百日咳鲍特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率较高,对复方新诺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有较好的敏感性。
4.现有研究已经证明百日咳对红霉素耐药机制主要是由百日咳鲍特菌23S rRNA的Ⅴ区A2047G突变引起的,且红霉素耐药菌株对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及克林霉素均耐药,目前针对红霉素耐药菌株临床上使用复方新诺明等磺胺类药物,是否存在对磺胺类药物耐药的百日咳需要进一步研究。
5.32例菌株DNA表达量经统计学分析与患者临床表现无直接关系,不能说明DNA表达量高低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结论:
1.百日咳鲍特菌培养时藻酸钙植绒拭子和尼龙拭子标本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
2.百日咳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率较高,临床治疗百日咳出现红霉素耐药时,可以考虑更换为复方新诺明等磺胺类药物。
3.百日咳鲍特菌毒力因子PT DNA表达量高低与临床特征并无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