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开埠以来,上海凭借其优越的地理区位、水深浪平的黄浦江岸线,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贸易港口,并享有“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的美誉。黄浦江优质岸线资源,为建港设厂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在此基础上,上海发展成我国近代工业的重要基地。工业和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为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创造了条件,1930年代的上海跃升为远东最大的金融中心。目前,从“世界城市”的发展目标和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世界第六大城市群为视角,重新审视黄浦江岸线利用方向和岸线功能的优化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在更高的目标下,使黄浦江岸线利用能匹配城市功能定位,彰显城市经济特色也是迫在眉睫的大事。这正是本文选题的出发点和归宿。 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世界通过黄浦江认识上海,上海通过黄浦江走向世界。100多年来,这条黄金水道一直履行着工业生产、运输、仓储、交通等城市功能,为上海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工业时代建设的码头、仓库已陈旧落后,水环境质量的恶化趋势令人担忧,与日新月异的城市风貌难以匹配;岸线利用的能级较低,大部分浦江沿岸是一派脏、乱、差的景象,与“世界城市”的建设目标相去甚远。有鉴于此,浦江岸线的优化利用和功能提升已引起市、区领导的充分重视,并将全面改造黄浦江市区河段的工作写进了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成为“十一五”期间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重点工程。本文将以优化利用和功能转型为主线,总结黄浦江岸线利用的现状特点,分析江城关系的协调性和矛盾性,指出开发利用的目标和方向,展示重点河段的再开发方案,为把黄浦江两岸建成为上海国际大都市版图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尽自己微薄之力。 针对选题,本文共分六部分展开分析。绪论部分,简单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及论文写作中的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第二章从江城关系的理论出发,列举了两个较有代表性的国际经验。第三章则以黄浦江与上海为研究对象,论证了二者间的相互作用。第四章至第六章为本文的重心所在。第四章通过历史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对90年代初的黄浦江岸线进行了系统分类,并总结出其利用特征。第五章从岸线利用功能提升前后的经济效益对比分析出发,从宏观层面对黄浦江岸线利用功能提升进行了客观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第六章则以上海黄浦江两岸规划办公室所做的《浦江规划》为基础,设计出重点岸线的优化利用规划方案;并通过对规划实施中所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