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使用后评价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优化设计策略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e_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老龄化的形势越发严峻,我国正在积极推动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社区养老模式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起着衔接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模式的关键作用,能够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内享受到全面的照料服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作为社区养老模式的依托,强调原宅养老的理念,重视与家人、与友邻,是老年人较为需求的养老设施。但在社区日间照料设施的使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设施都存在许多功能房间及设施利用率很低的现象。因此,探讨社区日间照料设施的现存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对于社区日间照料设施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学术领域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国家规范局限于面积与基本功能,现有研究大多集中于建设模式与设计手法上,较少通过使用后评价的方法探讨现状问题,尤其是缺乏对老年人的社交、隐私等更高层面需求的研究。现有设施大多简单的配置了一些基本生活服务功能,空间设计粗放,适老化水平较低。而重庆作为老龄化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面临着巨大的养老服务压力,政府正着重兴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打造社区养老服务,但相关学术理论研究却极为匮乏。因此,笔者期望通过文献研究、网络调研,明确日间照料设施这一新兴建筑类型的发展历程与特点以及老使用者的空间需求,从而提出相关研究要素。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研以及行为观察等多种研究方法,发现并总结社区日间照料设施的现存问题。从复合化、适老化、精细化三个层面提出相应优化策略,并将其运用到实际案例的优化改造中加以验证,试图寻求一种在日间照料设施建筑设计过程中具有地域特征且科学合理的优化策略。本论文从以下七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绪论,通过研究背景、相关概念界定、研究动态、研究内容与方法的论述,阐述了研究的必要性与所要解决的问题。第二章是对研究对象特点、人群需求以及研究要素的分析。首先,通过梳理日间照料设施发展历程和区分相似概念,明确其四大特点;并从老年人的心理、生理以及行为特征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总结了老年人对日间照料设施的五大需求。其次,对日间照料设施的功能空间进行梳理,结合老年人的认知习惯,提出了本文所研究的三大功能空间。最后,将老年人的空间需求与本文的功能空间进行汇总最终得到及本文的三大研究重点和九个研究要素,为论文第三、四章奠定了基础。第三章是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调研设施的基本信息,对使用后评价的理论基础以及重庆市日间照料设施的建设背景进行梳理。首先明确了调研目的与内容、调研对象、以及调研方法,构建了本文的评价体系。其次,选取了重庆主城区20个样本设施,通过走访、测绘、访谈等多种方式获取一手资料;并对调研设施的基本信息进行汇总,挑选其中的六家典型案例进行详细阐述。最后,通过日常使用人数与使用面积的比值界定调研设施的运营状况,发现了半数以上调研样本运营状况较差的事实,需要进行空间优化,验证了研究背景的论述。第四章是日间照料设施评价结果分析及总结,包含四个部分,首先是空间实态评价,选取了20家社区日间照料设施的进行实地调查,对调研样本的选址规划、设施规模、功能配置、设备类型等四项调研要素进行针对性的信息收集,总结出调研样本在建设上存在的四项问题。其次是空间满意度评价,选取10家调研样本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了使用主体的基本信息、活动场所与活动内容的偏好、对空间特征的总体评价,总结出调研样本空间设计上的三个问题。然后是使用行为评价,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两家市级示范养老服务中心进行行为观察,分析了老年人的行为类型以及各功能用房的使用情况,归纳出两项空间利用问题。最后是问题总结与国内外知名案例的借鉴学习,为论文第五章相关优化策略的提出提供了参考依据。第五章是优化策略的提出,根据前文总结出的问题,提出了“建设精细化”、“空间适老化、“功能复合化”三大优化策略。精细化策略侧重于“合理设定建筑规模与功能空间,完善设施的硬件配置”;适老化策略侧重于“空间能够适应老年人的心理、生理需求”;复合化策略侧重于“空间能够承载并激发社交娱乐活动的产生”。第六章是相关设计策略在实践案例中的运用,从实践项目和概念性改造方案两个方面对优化策略进行系统的解析与论证。通过对实际案例的研究推敲,实现了设计策略的检验和完善。第七章结语,对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同时提出了研究的局限性和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其他文献
结构复杂的实际系统本质上往往具有非线性、高阶次与强耦合的特征。为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系统的输入、状态以及输出会受到自身物理器件、外部环境等各种因素的限制。目前,针对具有约束的单个系统控制问题已得到充分研究,但关于多智能体系统约束控制问题的研究还不够完善。因此,研究非线性纯反馈多智能体系统的约束控制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具有约束的非线性纯反馈多智能体系统,本文采用非线性映射方法,研究了跟踪控制问题
太阳辐射能够为地球提供能量,加速有机材料或金属材料老化,对其进行测量能够指导农业生产、推断大气状况。在利用太阳紫外辐射部分的强大破坏力进行的“自然环境下超高加速光老化试验”中,对太阳辐射强度的测量,作为衡量老化程度的主要指标,对“自然环境下超高加速光老化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针对太阳辐射测量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结合与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合作的“自然环境下超高加速光老化试验”的科
bHLH转录因子家族,包括DNA-Binding bHLH与Non DNA-Binding两大类,作为植物体内除MYB转录因子家族之外最庞大的转录因子家族,在调控植株生长发育、参与植物逆境响应、外界与内部信号转导途径整合以及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植物体内,存在部分可以编码对赤霉素合成的抑制剂—多效唑—具有抗性的蛋白质分子的基因,称为PREs基因(Paclobutrazol Re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推行是当下热门研究领域,因其系统性和复杂性导致推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提出将知识图谱引入质量管理体系领域,系统性研究质量管理体系知识图谱的构建及其在质量管理体系推行过程中的应用。首先,分析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推行的问题与需求,提出解决思路和五层次质量管理体系知识图谱整体架构。其次,提出质量管理体系知识图谱的构建流程,确定知识范围和数据来源,分析文档内容和结构。针
空气源热泵是一种以空气作为热源,通过少量电能驱动压缩机运转,实现能量转移的供暖设备,对比锅炉等传统供暖设备,空气源热泵具有节能高效等多方面优势。空气源热泵是我国北方农村清洁供暖的重要设备。为减少化霜期水温下降幅度保证水温稳定,该地区空气源热泵均配备缓冲水箱。北方农村空气源热泵的实际使用情况表明空气源热泵配备缓冲水箱后进行供暖存在制热量及性能系数衰减的弊端。此外目前空气源热泵与缓冲水箱的匹配以及不同
电场耦合式电能传输(Electric-field Coupled Power Transfer,ECPT)技术是以高频电场作为媒介来实现电能的无线传输,该技术具有耦合极板形状易变、简易轻薄等特点,当ECPT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周围环境受到的电磁辐射小,耦合极板之间及周围的金属导体产生涡流效应甚小。众多的优点让该技术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专家学者的重视,开始应用到多个领域。无人机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各行业
电机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极大的推进了生产力,收获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在恶劣工况下长期工作的电机时常发生故障,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因设备监控技术的发展,累积了大量的电机运行状态数据,借助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能够自动提取运行状态数据中的故障特征,因而研究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在电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为了保证电机的安全运行,摆脱传统诊断技术的种种缺点,本文通过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诊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作为以人为中心的人机协同智能系统,需要通过对人体运动状态信息进行解析,从而增强人机协同柔顺性。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 EMG)是人体的主要生理信号之一,由于其包含有人体运动信息,被广泛应用于人机协同领域。为了提高人机协调性,主流方法是通过s EMG信号与关节角度完成映射解码。目前,在人体下肢角度预测方面已取得一些成果,但预测精度有待提升,
无论是精准定位人体静脉血管从而辅助静脉注射,还是提取静脉特征用于识别进行身份认证,获取准确清晰且直观的静脉信息都至关重要。然而,通过红外摄像头采集到的红外静脉血管图像质量较低。采用当前已有的红外静脉图像处理算法提取的静脉信息往往存在大量断点,且各子段静脉粗细不均,与实际静脉差异较大。因此,针对红外静脉血管图像提取的静脉信息不准确直观的问题,本文基于静脉自身特征分别从静脉图像的增强与分割,断点的修复
在现代的制造业中,数控机床占有核心地位,任何重大装备的制造都离不开数控机床。而数控机床的一些运动部件在整个机床中起重要的作用,当这些运动部件产生故障时,会对整个机床造成巨大的影响,并且这些运动部件在可靠性上的表现往往与整机不同,除此之外,过往的研究对运动部件可靠性建模往往只针对某一个具体的部件,并没有为统一的运动部件建立故障概率模型。对运动部件而言,有的本身就是一个元动作单元,有的进行结构化分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