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民国以来,随着帝制的终结,中国从传统的王朝体系逐渐向近代民族国家体系转变。对于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西康)而言,也就意味着出现了结束在“一点四方”、“华夷五方”格局中仅扮演边缘角色的契机。然而,中国在近代的民族国家建构却不是一帆风顺的。一方面,由于西方列强的殖民活动继续存在并力图加强,这就使得在西南多民族地区进行民族国家建构,面临着外部势力的干预或影响;另一方面,中国国内缺乏能够有效统领全国各地的政府,也使得多民族的西南地区在与国家的整合过程中显得困难重重。可以说,民国时期,西南地区多民族、多种社会形态、多元文化的事实依然存在。此种状况是政府和知识分子力图改变的,他们希望通过国族和国族文化的建构来取代地方性和多样性的族群形态和文化。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采取了一些举措;知识分子也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并制提出了许多解决办法。然而,总体来看,民国时期,西南民族的社会文化状况却鲜有大的改变,这就表明,主流社会对西南民族地区的治理目标并没有达到。实际上,这与民国时期的国人对西南民族的认知依然有限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仅普通人,即使是知识分子和官员,也只是在抗战爆发后,对西南民族才有一些实地的调查和直接的接触,并且主流话语中对西南民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要么认识不够,要么有意忽视。因此,要解决西南民族与国家的整合问题,首先还得从认识和承认西南民族及其文化开始。当然,通过历史文献的梳理和实地的调查,民国时期的政府、学者虽然对西南民族种类、分布等尚未取得统一或一致的认识,但是总体而言,他们的认知比以往更加深入而具体了。因此,本文在参考当代的研究成果的同时,还对当时国人对西南民族的分类及认知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对民族国家建构进程中的西南民族的具体情况进行呈现。也就是说对民国时期在西南地区从事民族国家建构的主体进行描述,此为研究民国西南民族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在对西南民族具体情况进行描述和呈现的基础上,论文对民族间的关系形态和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国族建构在西南地区的实践、西南民族的身份建构与认同、西南民族与国家的整合等问题。此外,在反思民国政府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追寻当代西南民族问题的一些来龙去脉方面,论文也作了一些尝试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