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飞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多国企业都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获得市场份额。而客户对产品的认识往往从品牌名称开始,所以商标的翻译越来越成为企业及译者关注的话题。商标翻译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文本翻译,这种翻译行为带有明显的市场导向性,吸引目的读者、唤起购买欲并最终促成消费行为才是商标名称翻译的最终要求。本文选择了费米尔的翻译目的论(the Skopostheorie)作为指导理论,对商标翻译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目的论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其独特的翻译视角越来越受到译者的关注,它提出了翻译的手段是由翻译目的决定的。这和传统的翻译理论,即寻求目的语中的对等物形成了鲜明对比。对于商标翻译,此理论的目的、连贯与忠诚原则为翻译人员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目的论要求忠诚与连贯原则要服从目的原则,这对商标翻译的“自由”与“忠实”提出了新的认识。本文总共分为七章,分别介绍了商标翻译的研究背景、文章的理论框架、商标分析及其特征、目的论下的商标翻译、商标翻译策略与译者在商标翻译中的作用与要求,最后总结了本文成果与对未来研究的思考。 第一章介绍了当下对于商标翻译的研究背景,提出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并概括了文章结构。 第二章笔者首先给出了通篇指导理论,即翻译目的论,介绍了目的论基本概念、核心原则以及关于目的论的发展情况。 第三章分析了商标名称及其特征。对于商标名的构成特征,主要从合成词、人名及地名和新造词来探讨。对于商标词的功能特征,主要从区别目的、告知目的、称呼目的及吸引目的进行探讨并附加案例分析。 第四章讨论了目的论下的商标翻译。分别分析了目的论三原则对商标翻译的影响,商标翻译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与年龄、客户心理、文化因素与美学因素,最后探讨了部分不成功的商标翻译例子。 第五章给出了商标翻译的基本指导原则,接下来从直译、音译、意译、结合译法、不译与顺应译法六个方面具体论述了商标翻译的应对策略。 第六章笔者总结了译者在商标翻译中的作用与要求。译者应扮演读者、创造者及协调者的角色并熟练掌握译入语与目的语,还需要有充足的翻译经验与理论指导并有严格的翻译态度。最后给出了译者的考虑因素:文化、心理与美学。 最后一章笔者总结了本篇文章的收获、局限性以及对未来商标翻译的一些思考,期望能对后续的学者研究起到学习借鉴的作用。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识到商标翻译是一个复杂的翻译行为,其自身有很多特点与难点,译者还需结合理论与大量实践,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才能做到符合市场要求的有效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