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杀可以发生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目前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15-29岁年龄段的第二大死因。作为个体发展的特殊同时又是十分重要的阶段,青少年需要平衡迅猛的身体变化和缓慢的心理发展,同时又要经历青春期,其情绪敏感不稳定,容易觉察到更多负性信息,面临一系列的心理危机,特别是自杀问题。我国青少年群体中的自杀意念发生率在10%-25%之间。校园氛围这类由个体自身感知到的社会心理情境对于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影响十分重要。除了环境因素之外,负性情绪作为个体的易感性也是影响自杀意念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本研究基于阶段-环境匹配理论、自杀逃避理论、自杀的人际关系理论和自杀的动机-意志整合模型探索了校园氛围和负性情绪对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追踪研究设计,选用青少年感知校园氛围问卷、正性负性情绪量表及自杀意念/自杀企图问卷,对天津市某中学的学生,以半年为间隔共进行了三次追踪调查。首次施测时间为初一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后的第4周,最终共追踪到有效研究对象211名。研究一通过分别建立交叉滞后模型考察校园氛围、负性情绪对三个时间点上青少年自杀意念发展的影响;研究二通过建立交叉滞后模型检验负性情绪在校园氛围和自杀意念间的跨时中介作用;研究三通过建立潜变量增长模型探讨性别、校园氛围和负性情绪对自杀意念发展轨迹的影响,试图发现个体间自杀意念发展趋势的差异以及存在差异的原因。
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
1.校园氛围和负性情绪均可以延时预测青少年的自杀意念,其中校园氛围起负向延时预测作用,负性情绪起正向延时预测作用;
2.时间点1的校园氛围能负向预测时间点2的负性情绪,时间点2的负性情绪能正向预测时间点3的自杀意念,负性情绪在校园氛围和自杀意念间存在跨时中介作用;
3.青少年的自杀意念在三次测量中呈现出先降低再增长的趋势,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初始水平,以及后来的变化速度呈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自杀意念的变化速率与自杀意念的起始水平之间相关不显著;
4.不同性别的青少年在自杀意念起始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为女生自杀意念的起始水平显著高于男生,但二者的自杀意念水平的变化速率不存在显著差异;
5.校园氛围对自杀意念发展趋势的存在影响,良好的校园氛围对青少年自杀意念的降低有促进作用。
综上,本研究从纵向角度出发,为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干预提供了一定的实证研究证据,提示可以从发展的角度综合看待环境和个体因素对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本研究采用追踪研究设计,选用青少年感知校园氛围问卷、正性负性情绪量表及自杀意念/自杀企图问卷,对天津市某中学的学生,以半年为间隔共进行了三次追踪调查。首次施测时间为初一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后的第4周,最终共追踪到有效研究对象211名。研究一通过分别建立交叉滞后模型考察校园氛围、负性情绪对三个时间点上青少年自杀意念发展的影响;研究二通过建立交叉滞后模型检验负性情绪在校园氛围和自杀意念间的跨时中介作用;研究三通过建立潜变量增长模型探讨性别、校园氛围和负性情绪对自杀意念发展轨迹的影响,试图发现个体间自杀意念发展趋势的差异以及存在差异的原因。
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
1.校园氛围和负性情绪均可以延时预测青少年的自杀意念,其中校园氛围起负向延时预测作用,负性情绪起正向延时预测作用;
2.时间点1的校园氛围能负向预测时间点2的负性情绪,时间点2的负性情绪能正向预测时间点3的自杀意念,负性情绪在校园氛围和自杀意念间存在跨时中介作用;
3.青少年的自杀意念在三次测量中呈现出先降低再增长的趋势,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初始水平,以及后来的变化速度呈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自杀意念的变化速率与自杀意念的起始水平之间相关不显著;
4.不同性别的青少年在自杀意念起始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为女生自杀意念的起始水平显著高于男生,但二者的自杀意念水平的变化速率不存在显著差异;
5.校园氛围对自杀意念发展趋势的存在影响,良好的校园氛围对青少年自杀意念的降低有促进作用。
综上,本研究从纵向角度出发,为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干预提供了一定的实证研究证据,提示可以从发展的角度综合看待环境和个体因素对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