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糊性是语言的基本特性,是存在于人类语言交际中的普遍现象。随着语言研究的深入,模糊语言已广泛被人们用于各种交际领域,如新闻报道、日常会话以及商务谈判等。但纵观国内外文献研究,作者发现,对广告,新闻,法律,政治等专门用途的交际语篇的模糊语言研究较多,而对文学文本中的模糊语言的研究为数较少。因此,本文选取《生死疲劳》作为个案研究,试图从顺应论视角对其中的模糊语言翻译进行研究。顺应论认为,使用语言即是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为适应交际需要而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做出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语言的变异性和协商性是语言运用的条件和基础,使语言顺应性成为可能。顺应性则是语言使用过程的核心,任何语言的使用都需要根据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做出动态顺应。模糊语言是构成人类交际语言必不可少的部分,其本身的语言魅力为文学作品增色不少。因此,为了将原作中模糊语言的特有意义更准确地传达给目的语读者,译者需在翻译过程中根据语境及语言做出顺应。本文以顺应论为指导,运用描述性分析法,阐释模糊语言翻译的顺应现象。首先,本文以顺应论为视角,从语境关系、语言结构、动态顺应及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四个维度探讨了《生死疲劳》中模糊语言翻译的顺应现象;其次,本文试图分析归纳出在《生死疲劳》模糊语言翻译时所采取的翻译方法。研究结论表明:第一,顺应论从语境关系、语言结构、动态顺应及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四个维度阐释了《生死疲劳》中模糊语言的顺应现象。在特殊的文化背景及语言使用习惯的制约下,《生死疲劳》中的模糊语言翻译在语境和语言结构之间做出顺应,并且模糊语言翻译有意识地趋向于目的语读者的语言表达习惯。语境、语言结构及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在模糊语言翻译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第二,本文从顺应论出发,总结出《生死疲劳》中模糊语言翻译的顺应现象采取直译,意译,省略等翻译方法促使其达到顺应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