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两业融合”)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实现价值链延伸和高端市场发展,要求制造业在服务端不断强化,实现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但从服务业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不够,不能有效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当前,两业融合水平丞待提升,而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以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为主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两业融合”)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实现价值链延伸和高端市场发展,要求制造业在服务端不断强化,实现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但从服务业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不够,不能有效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当前,两业融合水平丞待提升,而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以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为主要内容的数字经济,正逐步成为推进“两业”协同融合、加快经济发展转型的新引擎。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但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主要面临着服务资源供给不足、服务资源分配不均、服务资源共享困难这三大难题,而大型龙头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取得突出进展,这为中小型企业解决“三难”问题提供重要参考,所以发挥头部企业的示范带领作用、夯实数字化改造氛围,是培育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以龙头制造企业所构建的制造服务平台,吸纳中小制造企业加入,利用服务资源的高互补性、高流动性为整个制造行业赋能,推动两业融合势在必行。因此,关于龙头制造企业平台资源编排的过程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现有文献进行对话发现,已有文献忽视资源编排的阶段性变化。制造服务平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的资源偏好存在差异性,且平台参与者之间的动态交互对制造服务平台的资源编排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因此关于资源编排的研究阐述视角存在局限性。其次,制造服务平台的数量凤毛麟角,以往的研究主要是以实证为主,缺乏相应的案例来探索制造服务平台资源编排的过程。因而,本研究深层次把握制造服务平台的资源编排特征,基于平台主导者和参与者双边研究视角,将研究问题界定为“制造企业如何通过平台的构建发展,对集成的服务资源进行编排,实现服务资源的有效利用?”本研究梳理已有文献,基于理论抽样,以蓝卓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对其发展过程进行案例分析。最后,结合案例平台发展各个阶段,总结分析,得出本研究的结论:(1)制造服务平台在发展不同阶段采取的互动战略影响资源类型的识别。其中资源类型可分为同质的合作型资源、异质的合作型资源、独立的知识型资源和系统的知识型资源。合作型资源分类依据为制造服务平台的合作伙伴和应用等资源类型是否存在异同;知识型资源的分类依据为制造服务平台的技术、专利等技能是否具备创新性、专有性、协调合作性以及网络性。(2)不同资源类型的识别决定平台对服务资源的捆绑方式以及对不同类型的资源捆绑的强弱。探索式服务资源捆绑主要对服务资源进行创新组合;探索式服务资源捆绑主要对服务资源进行微小的调整。平台的初创期和整合阶段,利用式捆绑强度甚于探索式捆绑;在平台的扩张期,探索式捆绑强度甚于利用式捆绑。(3)间接网络效应的激活扩展会带动制造服务平台上更多互补资源的出现,间接网络效应在平台扩张阶段时被激活/扩展,在聚合阶段对资源捆绑和服务绩效之间产生放大/强化作用。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在于:(1)将网络经济理论引入服务资源编排的理论研究,从而拓展了网络经济理论的研究边界,同时丰富了服务资源编排理论的理论基础;(2)将双元理论引入服务资源编排的理论研究,从而拓展了双元理论的研究边界,同时丰富了服务资源编排理论的理论基础;(3)建构了资源识别、服务资源捆绑、间接网络效应和服务绩效之间的关系,为深入该方向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的实践启示在于:(1)制造企业平台化过程中,根据现发展阶段,明确互动目的和资源需求,采用不同程度的探索式服务资源捆绑和利用式服务资源捆绑实现将资源转化为平台服务能力;(2)利用间接网络效应带来的正反馈作用,不断地筛选优质合作型资源,吸收优势知识型资源,进一步提升平台创新能力,提高平台服务化能力;(3)制造服务平台还需要注重规模扩大至某一程度时行业聚焦问题。
其他文献
数字经济背景下,外部环境发生的剧烈变化致使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为让数字经济助力微观经济体的发展,我国将数字经济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相关政府单位积极发布并落实激励政策和配套措施以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面临的必选项,然而,现实中很多企业对数字化进行了投资却没有获得所期待的创新绩效增长,尤其是新产品开发绩效,学者们称这种现象为“数字化悖论”。在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时,多数学
自2004年实施《最低工资规定》以来,中国最低工资标准出现大幅度提升。最低工资制度最初建立的目标是为了使低技能劳动者能够拥有获得合理收入的权利,但不断提高的最低工资带来的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得依靠廉价劳动力的制造业企业面临挑战,对劳动力就业造成显著影响。劳动力短缺和用工成本的上涨会加快企业对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的应用,有助于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制造方向转变。但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也会对就业产生替代效应和促进效应
国家基于经济发展现况,提出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一体化建设,指明了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当前国内现状正趋向于促进区域间的经济协调发展,形成合作共赢的观念已经成为各区域间的共识,区域合作对于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区域合作创新发展的本质是区域间知识的传播,其过程是将不同创新主体和要素资源进行整合,整合过程包括但不限于知识研发、技术产生、技术应用与转移。企业间合作创
新一代职场人逐渐成为当代职场的中流砥柱,他们对更具人文关怀和包容的领导方式较为渴望,表达出对与领导进行互动与沟通的重视。领导幽默行为因其打破沟通障碍、缓解工作压力和让人开怀的作用在众多领导方式中脱颖而出,受到新一代职场人的欢迎,也受到业界与学界的共同关注。以往研究大多从个体层出发探讨领导幽默行为的积极作用,较少探讨领导幽默行为对团队层结果的影响。领导的幽默行为是否会对团队结果产生积极影响,如何产生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同时面对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为了保证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顺利完成目标,中国政府出台一系列环境规制政策,全面推行发展绿色经济,使发展建立在保护环境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进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资源与环境约束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
农民收入是“三农”问题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关键在于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但农村地区生产经营风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低、融资成本高,使得农村金融服务效率难以与城市媲美。近年来,数字普惠金融在解决农村金融问题上愈发受到关注,其依托大数据与互联网,因而被视为能破除农村金融时间、地域短板的有效手段。但这一新现象是否能够促进农民收入增长,至今还没有可靠的定量结论。一方面,数字普惠金融本质上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呈现高速发展态势。然而长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考验,产能过剩便是其中之一。2015年,中央政府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将去产能作为“三去一降一补”任务之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在于优化生产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扩大有效供给。由此可见,优化土地供给是化解产能过剩的有效路径之一。自1986年《土地管理法》和1990年《城镇
在当今相互关联的工作场所中,不断变化的需求、同一份工作中多种职责的集中,以及对速度和灵活性的日益强调,使得多任务处理成为了一种必不可少的工作要求。随着多任务处理的逐渐常态化,其对员工工作表现的影响引发了学者们的关注。以往研究普遍认为多任务处理对员工存在较多的负面效应,然而,对于多任务处理与员工创新的关系研究,却一直未得出一致的结论。为充分阐述两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构建了一个以趋近
环境问题一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课题,但改革开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经济一直遵循于较为粗放的发展路径,环境污染问题每况愈下,因此,提高节能减排效率是实现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共生共赢的重中之重。节能减排效率这一指标的构建综合考虑了资源投入、环境成本、经济产出和绿色收益等情况,是衡量经济增长与绿色发展协调度的重要指标。那么我国该如何高效提升节能减排效率?可以看到,近几年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有着较强的
近年来,为了积极融入全球市场,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走出去”,通过并购先进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获取创新资源,以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9366.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增长2.2个百分点,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规模常年排名全球前三。与此同时,知识距离对海外并购创新绩效的影响开始成为学术界关心的重要议题。“知识距离”衡量了并购双方所在国家的知识差异,学术届和业界均认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