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民的政治参与既是民主政治和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其主要特征,中国当前正在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是呼唤着公民的政治参与,同时公民的政治参与也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有序的政治参与对政治稳定有着积极有效的作用,但当前中国还存在这样那样无序的政治参与,这些非制度性的政治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政治稳定,怎样使非制度性的政治参与向有序的政治参与转化,以促进政治的稳定,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当代政治参与的有序发展,是积极政治稳定的基础,同样政治参与的发展也离不开稳定的政治环境。处理好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的关系,既是发展民主政治和政治现代化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认真分析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特征,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积极稳妥的对策,发展民主政治,并使政治参与和经济、文化、社会协调一致发展,以利于中国改革开放关键时期的政治稳定。全文除结语以外,共有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以对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涵义的界定为突破口,对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的辩证关系,做了深入的分析。首先分析了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有序的政治参与能够促进政治稳定的几个方面。其次研究了中国当前政治参与机制不完善影响着政治稳定及政治参与也离不开政治稳定的问题。第二部分对当前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中国当前由于处在社会转型阶段,表现在政治参与特征上,是多种形式的政治参与特征并存。从政治参与的主动性来划分,公民的政治参与是自愿参与、动员参与和消极参与等特征并存,并以动员性政治参与为主。从利益的角度来看,政治参与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国家民族、小集团和个人利益,并以追求个人利益为主。从公民政治参与和与制度的关系来划分,参与类型可以划分为制度化参与和非制度化参与。公民的政治参与以制度参与为主,但非制度性的参与也普遍存在。与政治消极参与相对应的政治冷漠在当前公民参与过程中仍发挥着重要影响。第三部分是对当前发生的一些非制度参与,做了有针对性的个案研究。中国当前非制度参与的案例很多,本文选取了拉萨三.一四事件和贵州瓮安及安徽池州事件群体性非制度政治参与的原因做了认真的分析研究。第四部分是政治参与的对策研究,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非制度、无序的政治参与,提出了四个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对策做了充分的论述。首先要加强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这是避免非制度政治参与的前提,也是扩大有序政治参与的必然要求;其次大力发展社会事业,许多非制度化参与的群体性事件,有相当一部分是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所致;再次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这是减少非制度性政治参与的必然选择,也是政治民主化和政治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最后提高公民参与的政治文化素质,制度再好,如果公民没有能力参与政治,那么也不会存在有序的政治参与,政治稳定也就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