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高频骨肌超声观察耳穴贴压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行性及实用性,定量检验高频超声在反映药物干预下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度变化的灵敏度。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方法,从2018年3月-2019年1月,选取80例在佛山市中医院风湿科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且无任何非入组指标的住院患者。以住院时间先后为序,查阅随机数字表的方法按1:1的比例随机分成两组,随机入组,各纳入41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有2例因失访脱落,最终收集病例试验组41例,对照组39例。两组予基础西药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脏腑辨证耳穴贴压穴位及阿是穴等,疗程为4周。以治疗前第1天、治疗后4周为观察时间节点,观察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包括T28等在内的常用类风湿关节炎症状、体征,1个月内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天数、超声血流信号。对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客观地评价耳穴压痛改善类风湿关节炎关节肿胀、疼痛有效性以及高频骨肌超声血流信号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1.两组受试对象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显示,分布均衡,可予比较。2.两组治疗前后在炎症指标CRP、ESR,临床症状体征包括关节压痛数等类风湿关节炎常用体征,疾病总体疗效评估如症状整体疗效评估等,高频超声下关节血流信号分级等方面可见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一个疗程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耳穴贴压试验组在降低红细胞沉降率,减少T28、SJ28、晨僵时间、患者自身VAS评分上有明显优势(P<0.05)。然而治疗后与两组间在C反应蛋白、医师评价VAS评分、DAS28评分以及超声血流信号未见明显不同(P>0.05);3.治疗后症状整体改善率:试验组整体有效率≧30%共34例(90.02%),其中显效7例(17.07%),进步19例(46.34%),有效11例(26.82%)。对照组整体改善率≧30%共26例(66.68%),当中显效0例(0.00%),进步9例(23.07%);有效17例(43.58%)。总体上看,试验组治疗效果更显著。4.治疗前后关节骨肌超声下滑膜炎血流信号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间存在明显正相关,血流信号强度随疾病活动度升高而增强两组在安全性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耳穴贴压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利于改善疼痛症状及体征,没有胃肠道等内脏器官、内分泌等损害,安全可行。超声评估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度、药物治疗疗效评价客观、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