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纵深发展,改革开放也开始进入“深水区”,宗教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不容忽视。不仅在不同宗教之间,而且同种宗教内部的不同教派之间,都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宗教与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开始纠缠在一起,由此引起的国际安全问题、地区冲突等已成为当今世界社会政治问题的一个热点。在当前社会,一些混乱的社会现象也开始反映到宗教领域,境内外某些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的政治渗透逐步加剧,而当前许多涉世未深且缺乏辨别力的大学生由于对宗教的不甚了解,也成为他们的渗透对象之一。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知识虽然在高校教育中也有所涉及,但是和其他民族院校相比,非民族院校教材中涉及的相关理论知识在深度和广度上还有待提高。此外,高校中一些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还稍显薄弱,教学方法等也有待与时俱进。因此,如何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增强反渗透的能力,是目前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为主线,利用问卷调查和学生访谈等方法对安徽大学、合肥师范学院、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等三所高校学生的宗教信仰现状进行调查。在院校选择上,包括重点本科院校、一般本科院校和普通职业专科院校,提高了样本的代表性和科学性。 通过对调查问卷中收集信息的整理分析中,总结发现出当今大学生的宗教信仰主要呈现以下特征:一是文化崇尚高于教义皈依,二是被动介入多于主动信仰,三是功利冲动多于理性选择,四是表层认知多于深层思考。然后对实证调查的数据进行梳理和剖析,挖掘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深层次原因,即来自社会环境、家庭背景、宗教本身和学生自身等四种内外因素的影响,这为我们最终探寻应对之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紧接着,分别从宗教自身的特殊性和影响性、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以及高校宗教观教育等三个角度,详细阐述了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现实必要性。针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和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探索出完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路径和对策:丰富内容,突出教育重点;转变认识,树立科学教育理念;完善管理,创新高效管理工作;优化环境,净化校园学习氛围。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营造良好的外在环境;强化心理疏导,提升适应能力;创新教育形式,增强教育效果。 我们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最终的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宗教认识的科学性,促使其理性地看待宗教问题,并增强处理宗教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