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是一组病因尚不明确的重性精神疾病,其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清楚。大量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SZ的发病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神经调节蛋白1(euregulin1,NRG1)是SZ的候选风险基因之一。NRG1是神经元发育和分化所必需的一种蛋白质,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诱导与分化。已经有研究表明,NRG1 rs3924999 G-A等位基因的突变可能增加SZ患病风险。既往许多研究已经发现了SZ存在脑白质完整性的异常。但是在SZ患者中,rs3924999与大脑白质完整性的关系尚不清楚。为此,本研究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结合诊断与基因两因素析因分析方法,探索NRG1基因rs3924999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完整性的关系,以期发现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易感性因素与脑白质异常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交互作用,进一步阐明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和发病机制。方法:本研究共收集了14-50岁的56名精神分裂症(SZ)患者和118名健康对照者(HC)进行头部静息态磁共振的扫描。根据NRG1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将每组被试分成正常等位基因组(SZ-AA组34人,HC-AA组61人)和危险等位基因携带组(SZ-GG/AG组22人,HC-GG/AG组57人)。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4组受试者的人口学资料进行卡方检验、两样本t检验以及两因素方差分析。对获得的影像学数据采取基于Matlab平台上的PANDA软件进行预处理,计算出各受试者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用SPM8软件以年龄、受教育年限为协变量,以诊断(SZ,HC)和基因型(AA,GG/AG)为组间因素,对4组FA图像进行两因素析因方差分析(GRF校正,体素水平P<0.005,区域水平P<0.05),对有显著意义的脑区提值进行事后两样本t检验(Bonferroni校正,P<0.05)。结果: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1)诊断主效应:患者组在右后放射冠的FA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基因主效应:G等位基因携带组在右下额枕束、右上放射冠的FA值低于A等位基因纯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交互作用:胼胝体压部、胼胝体体部和右侧扣带束的FA值存在诊断-基因交互作用,SZ-GG/AG组在上述脑区中的FA值低于HC-GG/A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Z-GG/AG组在上述脑区中的FA值低于SZ-A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发现,SZ患者NRG1基因位点rs3924999 GG/AG基因型存在特定脑区结构的异常,表明NRG1基因rs3924999单核苷酸多态性与SZ患者脑白质完整性产生交互作用,共同参与SZ的病理生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