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孔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及动态性能和阻燃性能的研究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tangq_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孔聚氨酯弹性体的泡孔孔径介于0.1um到上百个微米,其性能和密度处于聚氨酯弹性体和泡沫材料之间。它能将泡沫与弹性体的优点集于一身,尤其是在减震方面微孔聚氨酯弹性体表现突出,可以吸收75%95%的冲击能量[1]。加之其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磨性以及耐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建筑物之间等各个减震领域。本课题主要采用一步法制备微孔聚氨酯弹性体,首先针对扩链剂种类、扩链剂用量、异氰酸酯的种类、游离异氰酸根含量、软段结构、以及发泡剂配比和用量对微孔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和动态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其次,本课题还研究了微孔聚氨酯弹性体的阻燃性能,选用阻燃多元醇、改变阻燃剂种类以及不同阻燃剂并用比例,研究它们分别对微孔聚氨酯弹性体阻燃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1)扩链剂选用乙二醇时,制备的微孔聚氨酯弹性体性能较好。随着扩链剂的用量的增加,微孔聚氨酯弹性体的强度等力学性能增加,断裂伸长率减小,当扩链剂用量为3phr时,微孔聚氨酯弹性体的动静刚度比最小。异氰酸酯选用MDI并且PM-200加入量为5phr时,制备的微孔聚氨酯弹性体的损耗因子和动静刚度比相对较小,综合性能表现优异。随着游离异氰酸根含量的增加,微孔聚氨酯弹性体的动静刚度比逐渐增大。(2)PTMG型聚醚多元醇改性的MDI所制备的微孔聚氨酯弹性体综合力学性能比较好,损耗因子和动静刚度比均较小。在本实验的研究范围内,聚醚多元醇330N/POP-36/28为50/50时,微孔聚氨酯弹性体的综合性能最好。随着软段分子量的增加,微孔聚氨酯弹性体的力学性能增加,损耗因子和动静刚度比减小。(3)发泡剂选用H2O为主发泡剂,CH2Cl2为助发泡剂。随着发泡剂中助发泡剂CH2Cl2比例的增加,微孔聚氨酯弹性体的发泡时间和固化时间逐渐增大,密度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H2O/CH2Cl2质量配比为0.15/5时,材料密度最小;泡孔结构随着CH2Cl2比例的增加由闭孔变为部分开孔的结构,泡孔的孔径系数(孔形系数=泡孔长轴/短轴)先增加后减小;微孔聚氨酯弹性体的损耗因子和动静刚度比也是随着助发泡剂CH2Cl2比例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但与全水发泡的MPUE性能相比,助发泡剂CH2Cl2的加入,降低了微孔聚氨酯弹性体的动态性能。随着发泡剂用量逐渐增加,孔径增大,泡孔数目增多,甚至会出现并泡的现象;MPUE力学性能逐渐下降,动静刚度比逐渐增大。(4)阻燃多元醇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微孔聚氨酯弹性体的力学性能,也提高了其耐热性能和极限氧指数;不同种类阻燃剂的加入会降低微孔聚氨酯弹性体的力学性能,但对耐热性能和阻燃性能而言,添加膨胀石墨的微孔聚氨酯弹性体耐热性能表现优异,极限氧指数明显增加,阻燃效果最好。阻燃剂选用膨胀石墨和三聚氰胺并用时,膨胀石墨/三聚氰胺比例为1/1的情况下,得到的微孔聚氨酯弹性体综合性能最好,极限氧指数最高。随着乙基磷酸二乙酯(DEEP)加入量的增多,微孔聚氨酯弹性体的泡孔壁逐渐变薄,泡孔的开孔率逐渐提高;材料的强度等性能逐渐下降,断裂伸长率则逐渐上升;极限氧指数先增加后减小,在DEEP用量为7phr时,微孔聚氨酯弹性体的极限氧指数最高,为32.7%。
其他文献
本文简要概述了叶蜡石的性能特点及其应用领域,针对叶蜡石超细粉碎加工方法、工艺路线及试验结果作了系统介绍,对超细叶蜡石的应用前景提出了看法。
简述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重整甲醇燃料电池(RM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和质子交换膜电池(PEMFC)在军用便携式电源中的研究进展,如优点(高比能量、静音和可靠性等)
本文设计了3台步进电机协同控制系统,采用西门子S7-200 SMART ST30和编码器测量主动电机的转速,根据主动电机和从动电机的转速关系,计算出从动电机的转速。使用运动控制向导
目的:探讨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护理部每月抽调护士长和护理骨干对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病房管理、急救药品、抢救药品器材以及运行病历、出院病历等进行检查,对检查中的
未来大型运载火箭及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将采用氧/烃推进剂.液氧/烃的燃烧和冷却技术是未来氧/烃发动机研制中的关键.本文综述了美国Aerojet公司数年来在此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和
目的:探讨细菌耐药性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之间的关系,为遏制细菌耐药性加剧及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年7月-2013年12月某院住院
以硼泥酸浸渣为吸附剂,研究了酸浸渣用量、初始质量浓度、温度、pH值和时间对吸附Cu2+的影响规律,并总结了其吸附模型.结果表明,酸浸渣对Cu2+的吸附量随温度、初始质量浓度、pH
中国以其独特秀丽的自然风光和富有东方迷人色彩的历史文化风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到华游玩。据世界旅游组织2007年6月28日分析预测,中国在2020年将成为全球三大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