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临床亦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即使严格控制血糖,也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虽然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抗氧化剂、非酶糖化产物抑制剂及维生素类在动物实验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临床应用效果却不尽如人意。ACEI作为血管扩张剂,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血流动力学及血管活性因子的紊乱,改善神经组织的代谢及血流供应。本文旨在研究ACEI对糖尿病大鼠早期周围神经病变的预防及治疗作用,观察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氧化应激指标(SOD、MDA)、Na~+K~+-ATPase活性和神经丝蛋白、碱性髓鞘蛋白表达、神经内膜毛细血管密度及血浆NO、NOS水平等指标的变化及ACEI对这些指标的影响,从调节代谢紊乱及改善神经血供两方面探讨ACEI防治糖尿病大鼠早期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机理。方法本研究以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糖尿病,造模成功后对糖尿病及正常对照组大鼠分别在2W、4W、6W、8W、12W,通过神经传导速度、热痛阈值、坐骨神经形态学改变和腓肠神经定量分析,动态观察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的功能和形态变化过程,确立实验性DPN大鼠模型,并了解DPN时神经损伤的发展;在糖尿病造模成功后立即给予lisinopril作为预防性治疗组,在糖尿病成模后4W给药作为干预性治疗组,并分别设立同期糖尿病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给药8W后处死动物,观察lisinopril对大鼠血糖、体重、神经传导速度、热痛阈值、坐骨神经和毛细血管的形态学改变,腓肠神经定量分析,以明确lisinopril在不同时期给药对实验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分离大鼠坐骨神经,分光光度法测定神经组织SOD、MDA、Na~+K~+-ATPase活性及血浆NO、NOS含量,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坐骨神经轴突神经丝蛋白、髓鞘碱性蛋白的表达及CD34标记神经内膜毛细血管密度,对ACEI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行机理探讨。结果糖尿病大鼠造模后2W即可出现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痛觉阈值减低等功能改变,4W出现超微结构改变,并随病程的延长,神经功能及结构的损伤逐渐加重;Lisinopril预防性及干预性治疗8W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改变热痛阈值,增加有髓神经纤维平均截面积及密度,延缓或减轻神经组织结构病变;Lisinopril可通过改善神经组织的氧化应激状态、增加NO、NOS的含量、提高Na~+K~+-ATPase活性、增加NF、MBP的表达及神经内膜毛细血管密度等机制改善神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且相关分析显示,Na~+K~+-ATPase活性及神经内膜毛细血管密度与神经传导速度呈正相关。结论1.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早期即出现神经病变,随病程延长神经损伤逐渐加重。2.Lisinopril预防性及干预性治疗均可不同程度地改善神经的功能及结构,但预防性治疗效果更好。3.血流灌注减少及氧化应激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重要因素,ACEI可通过多环节、多靶点改善神经组织的血流及代谢异常,是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