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康德在近代哲学、美学领域是一个处于枢纽地位的人,康德哲学具有二元对立,体现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感性与理性,自由与必然的冲突。康德哲学的社会根源在于:一是文艺复兴的影响,二是自然科学的发展,三是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四是德国落后的现状。想象力概念古已有之,古希腊罗马时期,柏拉图一方面主张把诗人从理想国中驱逐出去,即驱逐了想象力,另一方面又认为诗人代神立言,高扬想象力。亚里士多德基于蜡块说和白板说压制想象力,另一方面,又认识到想象力在文学艺术中的重要作用。贺拉斯一方面认为诗要虚构,重视想象力,另一方面认为诗歌要切近现实,压制想象力。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托马斯·阿奎那沿袭亚里士多德传统,将感官分为外感官和内感官,认为想象力属于内感官,压制想象力,另一方面,又认为想象力最常见于睡眠、疯子和迷狂中,重视想象力。但丁认为自己的《神曲》的处理方式,一方面是诗的、虚构的、描述的、东拉西扯的、无所不及的,体现了人文精神;另一方面,又有定义、有辨析、有证明、有反驳,体现了科学精神。龙沙提出想象力诗学,蒙田认为诗掠夺理性,莎士比亚认为想象力存在于诗人、疯子和情人当中,并从自己的创作经验出发,认为想象力在戏剧创作中具有重要作用,高扬想象力。在十七十八世纪英国经验派美学当中,培根一方面认为想象和虚构是以诗歌为主的文学艺术的根本特征,另一方面又认为诗歌中的任意联合、分割违背了自然法则。霍布斯将想象力与判断力并重,并将想象分为简单式想象和复合式想象,艾迪生提出了想象的快感,蒲柏认为诗歌提供智慧,菲尔丁认为作家有权自由运用想象力。洛克将想象力与巧智联系起来,否定想象力。法国笛卡尔、帕斯卡尔为了为理性,特别是数学赢得地位,否定想象力的作用。维柯提出“诗性智慧”,高扬想象力的作用。德国古典美学力图超越康德的“想象力”,费希特以“绝对自我”,谢林以“构成同一”,黑格尔以“绝对精神”,费尔巴哈以“人”来消解康德“想象力”的二重结构。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美学,以柯勒律治和华滋华斯为代表,都重视诗人和想象力的关系,对想象力和幻想进行了区分,柯勒律治提出了第一位的想象和第二位的想象。海德格尔从人的认识的有限性角度来阐释康德的想象力。康德的想象力在哲学和美学中具有运输和承载功能、创造性功能、记忆功能、回忆过去和预见未来的功能。康德将想象力分为再生性想象力和生产性想象力。在《实用人类学》中,康德讨论了想象力的心意机制,讨论了想象力和梦、醉酒等的关系。在认识论中,想象力受到知性的约束和限制;在伦理学中,想象力受到理性的约束和限制;只有在美学中,在天才那里,想象力才是自由的,美是想象力和知性处于自由游戏状态,天才是为艺术制定法则的人,天才可以创造出美的艺术。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中,强调主观演绎,高扬想象力;在第二版中,强调客观演绎,贬低想象力。这表明康德的想象力具有二重结构,体现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感性和理性,自由和必然的二元对立。康德的想象力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两大发现——自然的发现和人的发现;想象力是感性和知性共同的根,联接着感性和知性,一方面是感性的,另一方面又是理性的;康德的想象力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体现了必然,在《实践理性批判》中体现了自由;美是想象力和知性的和谐运动,崇高是想象力和知性的冲突。康德“想象力”二重结构的哲学根源在于康德“物自体”的二元性;思想根源在于康德思想的来源,康德思想间接来源于卢梭和牛顿,直接来源于英国经验主义和大陆理性主义,即休谟和莱布尼茨;康德“想象力”的二重结构表明了康德的困惑——斯芬克斯之谜,即“人是什么”,康德力图用“文化——道德人”来超越卢梭的“自然人”,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观对这一问题作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