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区,是中国城市中最基层的社会组织。社区公共服务担当着重要的政府、社会,甚至政党职能。社区公共服务管理既是政府、社会、政党职能的体现,也是区域稳定、和谐、安全的根本出发点和保障。在中国的社区构成中,有一种最为特别的社区——单位型社区,它原本是由具体的单位(这种单位通常是国有、集体性质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行使社会管理职能,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本由企事业单位承担的一些社会性职能逐渐转移给社会,由社会组织来对其进行诸如公共服务等社会性工作。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关于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6〕45号)文件,正式启动供水、供电、供热(供气)及物业管理分离工作,剥离国有企业社会职能。原本由单位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也完全转交给社区和专业化组织,社区公共服务面临了全新的对象、现状和问题,也对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面对新情况、新挑战和新机遇,本文在对国内外关于社区研究文献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社区概念、社区公共服务基本理论进行了简单的梳理,选定原重庆市某大型兵工企业家属区所属的M社区作为单位型社区的研究对象,结合作者的工作经历,通过实地调研和发放调查问卷,从社区公共服务需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和社区公共服务参与三个方面对单位型社区公共服务现状进行分析,得出公共服务主体职能发挥不好、公共服务供需矛盾、公共服务监管不足、居民参与意识不足、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居民满意度低五个主要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存在缺陷、公共服务投入资金不足、公共服务管理制度缺失、居民意识受单位制影响、服务设施管理规划缺失五个方面。 文章最后立足中国国情,对提升单位型社区公共服务质量给出了五个方面的建议:强化社区多元主体建设、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内容、完善公共服务管理机制、培育居民参与意识、优化公共服务设施,以期能够让单位型社区尽快成为同一般性社区相一致的社区,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