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但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对被欺凌者、欺凌者、旁观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对裁判文书网、人民网上关于校园欺凌典型案例的分析,探究我国校园欺凌治理的现状;通过对反校园欺凌法律规定的分析,论述我国校园欺凌法律治理的现状;结合实地调研的经验材料,分析我国校园欺凌治理面临的困境;最后从法律控制和多元治理的角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但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对被欺凌者、欺凌者、旁观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对裁判文书网、人民网上关于校园欺凌典型案例的分析,探究我国校园欺凌治理的现状;通过对反校园欺凌法律规定的分析,论述我国校园欺凌法律治理的现状;结合实地调研的经验材料,分析我国校园欺凌治理面临的困境;最后从法律控制和多元治理的角度,探索校园欺凌的治理路径。治理校园欺凌,需要明确校园欺凌的含义。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不是同一概念。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的关系,存在三种学说。第一种学说主张包含关系论,此观点认为校园暴力包含校园欺凌,沿用此观点将忽视校园欺凌反复性的特征。第二种学说等同关系论,此观点认为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是一个等同概念。第三种学说交叉关系论,此观点认为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是相互交叉的关系,两者有区别亦有重合。目前,我国普遍沿用的是第三种学说。在区分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校园欺凌是“欺凌者对被欺凌者实施的反复多次的伤害行为”。依据校园欺凌不同的表现形式,可将校园欺凌分为三类。以欺凌人的数量为标准将校园欺凌分为个体欺凌与群体欺凌;以当事人是否在同一场域将校园欺凌分为在场性欺凌与不在场性欺凌;以欺凌者实施欺凌行为的激烈程度将校园欺凌分为热欺凌与冷欺凌。校园欺凌的现象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客观环境的变化和行为人主体性差异均是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社会失范、学校德育教育边缘化以及家庭结构的失能是产生校园欺凌的外因。自我价值感失衡以及人际自我认识偏差是产生校园欺凌的个体内因。在阐释校园欺凌成因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中国裁判文书网、人民网等网站上的典型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探究我国校园欺凌的治理现状。研究发现,我国校园欺凌呈现如下特征:案件数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校园欺凌以个体欺凌和群体欺凌的方式并存;欺凌者作案动机不一,以琐事为主;欺凌事件给被欺凌者的身心带来巨大伤害。校园欺凌治理现状反映了校园欺凌法律治理的现状。一方面,相关法律法规体现了教育和感化为主的立法理念。由于未成年人的责任年龄限制,欺凌者实施欺凌行为后,一般不予执行行政或刑事处罚。另一方面,校园欺凌治理的法律规范呈现分散化特点,不利于校园欺凌的有效治理。从校园欺凌的治理现状出发,理解我国校园欺凌治理的实践困境和法律治理困境。校园欺凌治理的实践困境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责任主体对校园欺凌的认识后果不足,其尚未认识到校园欺凌对学生身心健康的不利影响;校园欺凌的治理主体责任不明晰;校园欺凌治理的监督机制缺失;校园欺凌的救济制度不完善。校园欺凌法律治理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教育保护的片面化;法律规定缺乏衔接性;相关法律文件的法律位阶过低。基于对校园欺凌治理困境的分析,探索校园欺凌的治理路径。法律控制是校园欺凌治理的基础,同时应该开展以法律控制为基础的多元治理。具体而言,法律控制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明确校园欺凌法律治理的立法理念和原则;提升治理主体对校园欺凌危害性的认识程度;明确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健全校园欺凌治理的监督机制;完善校园欺凌的法律救济制度。重视学校的教育作用;发挥家庭的引导作用;强化公众传媒的监督作用。最终,通过多方主体的共同作用,降低校园欺凌的发生率。
其他文献
当前,各国都在掀起一波减税浪潮,这些减税行为正在影响全球资本流动并不断改变商业投资预期。从全球趋势来看,减轻税收负担是新一轮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我国也在不断推进减税降费政策。2017年7月1日,开始施行简并增值税税率结构改革,取消13%的增值税税率,并明确了适用11%税率的具体范围。这样简并增值税税率档次的税制改革政策,深化了增值税改革,建立了更加完善的适合国情的税制结构。在过往的“营改增”改
近年来,我国经济取得较好成绩,但保持稳步增长的动力不足,亟需改变过去以低成本要素优势发展经济的模式,对此,我国提出创新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理念,而创新作为高风险、资金需求大的投资活动,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开放程度不断增大,其资源配置、资金融通功能逐渐增强,能为企业创新提供有力帮助。有研究指出,中国还不是专利强国,高质量专利占比有待提升,在此背景下,本文认为有必要研究资本市场开放与企
健康是现代社会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本,不论对社会还是个人,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财富。其中,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对于家庭健康水平甚至全民整体健康水平有很重要的意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相关定义,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19年末,60岁及以上老年人数量将占我国总人口的18.1%。这样的老年人数量势必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医疗需求。在我国,全民医保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但对于老年人特别是低收入老年人来说,一旦患上疾病
在全面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地方立法后评估有力的保证了立法质量实现,为行政执法、合理规制司法责任提供了规范化前提与基础保障。地方立法后评估剥离于量化法治实践,兼具评估的一般性意义与地方立法的特殊性价值,又受公共管理运动的影响,以法治指数主义为核心,旨在通过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方式改进地方立法工作,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地方立法后评估主体在评估实践中既对评估对象的文本质量,又
全民免费医疗就是围绕基本医疗即医疗服务的核心产品,以全民医保为基础,主要由政府提供,通过改革支付制度,以机制调节,弱化医疗经济趋利动机,减少过度医疗和浪费,实现基本医疗人人免费享有的医疗服务模式。具体而言就是全民参与医保,在患者就医过程中通过不花钱的方式享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全民免费医疗制度可以规范就医流程,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提升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水平。全民免费医疗制度是关乎国民生计的制度,该制
在土地征收过程中如何对土地增值收益进行合理分配是我国在新时期实现“人的城镇化”的城镇化发展目标的关键所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在法律上表达为征地补偿制度,征地补偿的标准是该制度的关键所在。在新《土地管理法》出台前,对失地农民的补偿主要是按照“年产值倍数”进行计算的“年产值倍数法”。这种补偿方式一直从1953年开始实施的《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实施办法》一直沿用至2019年新《土地管理法》出台前,也正是这种补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人与动物是互为成就、共生共存的关系,感知能力、语言能力不是人独有的。人所享有的权利为何动物不能拥有?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优势还是文明社会所赋予的偏见?辛格所要求的是人类利益的最大化,他要求所有有感知能力的动物与人类一样可以受到公平的对待,这种对待并不要求动物享有人类所具备的一切权利,它所看重的是,人类与动物之间相同的利益能够获得最大的维护。但是现实却跟辛格所要求的大大相反,人类更多
并购是上市公司抓住投资发展机会、避开进入壁垒,迅速融入特定经营领域的有效方式,在推动公司实现不同经营领域协同发展、促进公司产业结构横向纵向升级、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如何创造条件支持各类公司通过并购优化资源配置已成为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点方向。作为上市公司资产配置的重要手段,并购是由公司高管决策实施的风险性的投资活动,由于两权分离产生的代理问题以及并购过程中因融资
当下,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已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目标。居住需求人在城镇化进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城镇化进程中,人口流动呈农村至城镇的单向性,在为城市提供发展动力和新鲜血液的同时,也造成了住房需求的激增。城市与乡村发展布局的差异化,使得其公共设施和商业建筑占据了庞大的土地面积,造成了居住区域的有限分配。在这种人地矛盾的情况下,供需关系的不对等引发了住
司法改革推动了法院的转型,但在改革的过程中也带来一些问题。一方面,员额制的推行扩大了案多人少的效应。法院组织法“以合议庭为原则,以独任制为例外”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发生了改变,表现为法官独任的审判范围进一步扩大。独任审判范围的扩大与案件复杂程度的增加导致疑难案件缺乏协商讨论的机会。审判委员会可以讨论部分案件,但案件进入审判委员会有着一定门槛的要求,而且当前审判委员会的定位与改革方向是发挥宏观指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