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宁波1号线工程车辆贯通调试为背景,以车辆频繁欠标的实际工程应用问题为基点展开,对欠标原因做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对车辆停车制动过程的逻辑控制、数值算法、配合方式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设计方向,在解决欠标问题的基础上、优化控制策略,做到停车制动过程中的全域响应和动态配合。本论文针对工程问题的分析采用了归纳与演绎的方法。对欠标现象的环境、工况进行横向比对,提炼了问题发生的因素,确认研究对象为在1号线一期线路上参与混跑调试的1号线一期车辆;通过提前编制记录程序、安排场景重现并实地跟车,对欠标程度、发生频率做了进一步确认,并获取了足够的有效数据;在数据分析中,本着从外生到内生,从数据到算法,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由欠标为起点,从电制动到零使能的跳变、混合制动与电制动到零的差异性分析、接触网网压偏高、电制动工作特性工况、制动斩波器阈值设定等方面展开分析,最终得出了欠标的根本原因为一期、二期车辆牵引系统对斩波阈值的设定不统一的结论。且在此过程中,察觉到一期、二期车辆网压传感器的精度存在差异,在统一斩波阈值后,该差异仍有导致欠标的可能性,为杜绝问题再次发生,对该差异通过修改保护动作的电流定值,在应用层面进行了解决。在解决工程问题的基础上,本论文对混合制动、保持制动、电制动到零过程的实现进行了量化研究。结合理论设计曲线、信号系统调试的实际曲线,对典型的外部特性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各自的使能信号、触发条件、配合逻辑以及基于车辆实时対地速度、给定加速度、实时加速度、车辆载重、齿轮传动比、轮径、修正系数等参数为自变量的函数关系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创建部分理论化场景,研究了各变量变化时的制动输出特性,如曲线高低、边际变化量、拐点以及配合数值等。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可以看到停车制动的过程既依赖于车辆本身的电制动、气制动配合性能,也与信号的控车模型、算法、供电系统的牵引供电电压值匹配息息相关,单一因素的变化均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在设计时需统筹考虑。再者,停车制动三种方式的控制策略与详细算法,是一个复杂的互相制约的系统,采用以车辆速度、加速度等变量为输入的实时计算的动态控制策略,可以在冲动率限制的范围内更大程度的发挥制动能力以提升制动效率或乘坐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