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XK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enyu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全球性的重大疾病之一。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肿瘤之一。尽管在其诊断和治疗方面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发病人群也向年轻化发展。大约90%的甲状腺癌是高分化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尽管甲状腺乳头状癌通常是惰性的,预后良好,但疾病的恶性进展以及局部复发仍是其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因此,更加深入地探究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机制,为其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已经成为当今甲状腺癌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FOXK2作为Forkhead Box(FOX)家族的重要转录因子之一,已被证实可以调控多种细胞生物学行为,其中包括细胞增殖,细胞凋亡,DNA修复,以及调节细胞代谢。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FOXK2与肿瘤的恶性过程紧密相关。FOXK2可促进大肠癌和肝癌的恶性进展。相反,FOXK2可以作为抑癌基因来抑制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神经胶质瘤的进程。这些看似矛盾的发现提示FOXK2在肿瘤进展中是发挥癌基因还是抑癌作用是具有肿瘤特异性的。细胞自噬(Autophagy)是真核生物中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对细胞内物质进行降解和循环利用的重要过程。该过程中一些受损的蛋白或细胞器被双层膜结构的自噬小泡包裹后,送入溶酶体中进行降解并得以循环利用。细胞自噬在维持细胞稳态,促进细胞内物质和能量循环,帮助细胞抵御外来侵害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一种细胞自我保护和维持正常生存的重要机制。其功能异常在许多疾病,尤其是在肿瘤形成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细胞自噬通过清除受损的细胞器以及聚集的有害物质,以保证基因组的稳定性,起到抑制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目前尚无FOXK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等相关研究。在本项研究中,我们拟探究FOXK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其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本项研究基于通过TCGA数据库筛选分析得到的在甲状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的基因,FOXK2是我们筛选得到的候选基因。为了进一步验证FOXK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我们收集了14名经手术切除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癌与癌旁正常新鲜甲状腺组织,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FOXK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同时,我们收集了2011年至2016年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经外科手术治疗且经临床病理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98例临床病例,进一步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手段证实FOXK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水平和肿瘤细胞的定位,并且通过HSCORE评分结合统计手段分析FOXK2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联。同时,我们也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了FOXK2在人正常甲状腺滤泡细胞株(Nthy-ori-3-1)和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株(TPC-1,BCPAP,K1,BHT101)中的表达情况。FOXK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功能和机制研究中,我们通过慢病毒感染的手段在高表达FOXK2的BHT101细胞中构建了稳定沉默FOXK2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株,以及在低表达FOXK2的BCPAP细胞中构建了稳定过表达FOXK2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株。进一步我们通过CCK8细胞增殖实验和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探究了FOXK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中的生物学行为。细胞自噬经典的研究手段包括:(1)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p62的降解以及LC3-I型向LC3-II的转化;(2)通过免疫荧光实验观察LC3的点状聚集。(3)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自噬体及自噬溶酶体的数量。我们通过自噬研究手段探究了FOXK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对细胞自噬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在沉默FOXK2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BHT101中通过结合自噬抑制剂3MA的使用,以明确FOXK2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株增殖的作用是否依赖于FOXK2对于自噬的调控作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我们使用非配对的Student t检验进行两组间的统计分析,使用one-way ANOVA进行三组或者多组间的统计分析,以及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了统计比较。数据显示为平均值±s.e.m.,认为小于0.05的P值是具有统计学差异的。结果: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筛选发现FOXK2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较呈现高表达,并且FOXK2的表达与甲状腺癌的肿瘤大小(P=0.012)、T分期(P=0.001)以及AJCC的TNM分期(P=0.016)密切相关。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14名经手术切除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癌与癌旁正常新鲜甲状腺组织中FOXK2的表达,我们发现FOXK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呈高表达。我们通过对9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癌旁正常组织的免疫组化染色发现,FOXK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呈现高表达,其中FOXK2的阳性率为70.4%,而FOXK2在正常甲状腺组织中均呈阴性表达。我们将甲状腺乳头状癌中FOXK2的表达情况进行了HSCORE评分,通过非参数检验发现FOXK2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肿瘤大小,和TNM分期呈现正相关,而与性别,年龄和淋巴结转移无关。我们也发现FOXK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株中呈现高表达。接下来我们探究FOXK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生物学功能,我们分别在相对高表达FOXK2的BHT101细胞株中稳定沉默FOXK2,以及在相对低表达FOXK2的BCPAP细胞株中稳定过表达FOXK2。我们发现沉默FOXK2能够抑制BHT101细胞的增殖和集落形成能力,而过表达FOXK2能够促进BCPAP细胞的增殖和集落形成能力。在解析FOXK2调控甲状腺乳头状癌恶性进程的分子机制时,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我们发现沉默FOXK2能够促进检测p62的降解以及LC3-I型向LC3-II的转化;通过免疫荧光实验观察发现LC3的点状聚集增加;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自噬体及自噬溶酶体的数量增加。进一步我们发现沉默FOXK2能够上调自噬相关蛋白ULK1、VPS34和FOXO3的表达。以上发现均提示沉默FOXK2能够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的细胞自噬。接下来,我们想探究FOXK2是否因为其对自噬的调节进而参与了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恶性表型。我们发现自噬抑制剂3-MA可以逆转由沉默FOXK2引起的自噬促进,如BHT-101细胞中自噬底物p62的增加和LC3-I型向LC3-II型的转化减少。同时,3-MA可以逆转沉默FOXK2对细胞增殖、集落形成的抑制作用。综上,这些发现表明沉默FOXK2通过上调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自噬行为进而抑制细胞增殖、集落形成。结论:1、FOXK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以及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中呈高表达2、FOXK2的高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恶性进程呈现正相关。3、沉默FOXK2通过上调自噬进而抑制了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的增殖、集落形成。
其他文献
目的: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严重程度不同的糖代谢异常性疾病,是妊娠期最常见的糖代谢异常类型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危害极大,其发生发展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慢性炎症参与的胰岛素抵抗在妊娠期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Micro RNAs(
目的: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人类癌症相关死亡的常见原因。尽管对于膀胱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膀胱癌的预后较差且极易复发,但仍有约50%的膀胱癌患者会发生癌症转移。目前膀胱癌发生发展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探讨膀胱癌的发病机制对于膀胱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非SMC凝缩蛋白I复合体H亚基(Non-SMC condensin I complex subu
目的:乳腺癌是女性易患的恶性肿瘤之一,并且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危害广大妇女的健康。化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在化疗过程中出现的肿瘤耐药严重影响了化疗成功率。因此,深入研究乳腺癌耐药机制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CBR3-AS1(CBR3 antisense RNA 1)又被称作PlncRNA-1,定位于染色体21q22.12,有3个转录产物。目前报道CBR3-AS1在前列腺癌、肝癌和食管鳞
目的: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是成人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在泌尿系恶性肿瘤中,其发病率仅次于膀胱癌和前列腺癌,约为2%-3%左右。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肾细胞的发病率都呈快速增长趋势。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 RCC)是所有肾细胞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占全部肾细胞癌的70%以上。
背景:在大多数国家,癌症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阿富汗,由于内战和社会动乱,使非传染性疾病领域没有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因此很少有与癌症相关的研究数据。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2014年约有20,000名阿富汗人被诊断出患有癌症。主要为乳腺癌,子宫颈癌,胃癌,食道癌,肺癌和头颈癌,其中约有15,000人死于癌症。公众对癌症缺乏预防意识及阿富汗缺乏标准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是造成其病率高、死亡率高的主要原
前言:糖原作为葡萄糖的初级储存单位对维持生物体的能量稳态具有重要的意义,糖原代谢的异常可以导致包括糖原累积病、糖原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在内的多种肝脏代谢性疾病。近年来,随着肿瘤代谢重编程研究的不断深入,肿瘤细胞中的糖原代谢重编程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肿瘤细胞和组织中发现了过度累积的糖原并且与增殖速度呈负相关。既往研究表明,癌基因(如MYC、PI3K/Akt等)和抑癌基因(如P53,LKB1/A
目的:新辅助化疗(NACT)在乳腺癌治疗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个体间的病理反应差异明显。病理完全反应(pCR)可以作为NACT后长期无病生存的替代性预后标志物。其发生率仅为20-30%。然而,某些危险因素与化疗耐药的发生有关。因此,尽早预测NACT病理反应至关重要,有助于优化患者个体化治疗策略。肿瘤对NACT的反应是由肿瘤细胞和周围微环境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决定的。Ki-67是一种核抗原,被广泛用
目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以及血糖升高,视力逐渐或突然下降,严重情况会导致失明,其中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和微血管病变是主要发病原因。糖尿病可诱导神经节细胞等细胞的神经凋亡,这些改变可能与小胶质细胞反应性变化、神经保护因子减少等多种因素相关。糖尿病患者中存在神经节细胞层、内丛状层变薄现象,甚至在可见的微血管病变出现之前,就已经发生明显的区域性缺失。因此研究有效
目的:细胞稳态是细胞生理活动的基础,细胞稳态的失衡极易诱导细胞走向肿瘤化或是凋亡。因此探究细胞维持稳态的机制是研究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前提。为了维持细胞稳态,细胞自生存在一系列的机制,例如细胞周期检验点、自噬等方式。细胞周期检验点的存在使得细胞可以暂时停在各个时期以便修复细胞损伤、等待外源刺激信号消失或等待生长因子、激素和营养的供给。自噬则是通过自噬小体与溶酶体融合后降解和再回收多种细胞成分,例如长
目的:冠状动脉慢血流(Coronary Slow Flow,CSF)是指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iography,CAG)证实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但冠状动脉内血流速度减慢的现象。前期研究证实,CSF患者心脏功能已出现损害,更为严重者可导致致死性心律失常等恶性心血管事件。因而CSF患者应给予早期干预。由于目前关于CSF机制研究并不多见,因此机制不清,目前临床没有规范的治疗方法。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