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循环吸附法分离氢同位素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engbiao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循环吸附工艺(TCAP)是一种半连续的氢同位素分离方法,在分离氢同位素方面有许多独特的优越性。本文简要介绍了TCAP分离氢同位素的原理,分离材料涂钯硅藻土(Pd/K)的制备、活化及性能测试结果等。设计的TCAP系统主要由分离柱、气体进料及提取系统、分离柱加热/冷却系统、数据采集及自动控制系统组成。分离柱内装入的Pd/K重901.69g,其基本参数为:40目~60目、含钯量40.8%。分离柱贮氢量为27016ml(STP)。 为确定TCAP系统氢同位素分离的最佳工作条件,进行了全回流模式下的氕-氘分离实验,主要考核了初始进料比、冷/热循环温度、原料气进料位置对分离效果的影响,获得了大量的实验数据,确定了本实验系统氢同位素分离的关键运行参数,并对TCAP的工艺流程和实验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从分离柱中点进料时,初始进料比相对越大、冷/热循环温差越大,分离效果越好:而从回流柱进料时,分离效果更好。对于48.5%H2-51.5%D2组成的二元混合原料气,冷/热循环温度为56℃/290℃,采用从回流柱进料的方式,初始进料比为90%时,经30次循环后产品端D含量达到99.2%;经60次循环后尾气端H含量达到96.1%;分离系数在60次循环后达到最高值为3055.49。 为验证TCAP的分离能力,进行了生产模式下的氕-氘分离实验。对于47.5%H2-52.5%D2组成的原料气,初始进料比为90%,分离过程的进料比和提取比为3%,冷/热循环温度为21℃/290℃。经7次循环后尾气端H含量达到71.5%,产品端D含量达到97.6%,分离系数为102.02;12次循环后尾气端H含量达到76.9%,产品端D含量为98.1%,分离系数为171.88。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次数增加,产品端D、尾气端H浓度逐渐升高,这足以证明TCAP在分离氢同位素方面完全可行。生产模式下进料比为3%,循环1次就取气、进料时,本TCAP系统的日分离量约为2.47mol。实验时分离柱中气阻较大,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Pd/K粉化、分离柱中管子连接端堵塞。实验采用的Pd/K在经过大约1000次循环后,其粉化程度将显著影响TCAP的分离效果。另外,TCAP装置中分离柱的冷却系统未完全达到设计要求,影响分离效果,还需要加以改进。 研究实验结果表明,TCAP氢同位素分离系统具有分离量大、分离速度快、自动化操作简单等特点,可满足中等规模氢同位素分离需求。但是在TCAP工程化研制、工艺流程优化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今后继续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利用生物免疫机制及人工免疫系统的相关算法,结合类生物化制造系统模型,建立了一套制造系统免疫监控系统,并运用层次分析模型给出了该免疫监控系统健康评估的策略。对模拟实
译者是翻译活动中的主体之一。然而分析历史上对译者的称呼,如“一仆二主”中的“仆”,“翻译机器”,“带着镣铐的舞者”,可以看出译者始终处于原作者的影响之下,译者并没有
对转塔式测试分选机上的直驱电机进行高精速定位控制技术研究;对测试机上的直驱电机控制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在50ms内直驱电机每转22.5°都能够快速精确定位,且超调量很小;直驱
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开发,是计算机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从MIS的实现角度出发,按照产生的先后顺序依次论述了具体实现模式的出现背
大学章程对学生权利和救济制度方面的规定,不仅是对学生权益的文本描述,而且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权益在高校中的运行情况。通过分析云南省23所地方本科院校章程,发现现阶段高校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以前课本上“繁,难,偏,旧”的内容已经删除,但在课后的练习或者试题中还经常会出现与此相关的问题,因此老师为了使学生可以适应目前
随着移动定位技术、无线通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移动互联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位置服务(Location-Based Services ,LBS)的应用也得到快速发展。LBS是以位置服务为核心,通过
撬力的存在减少了梁柱连接节点的强度,利用Ansys软件对梁柱半刚性连接的常见形式--高强度螺栓端板连接进行分析,提出了撬力分布的模型和计算撬力作用的实用方法.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采矿工程需求的人才已经不再是过去那种单一的专业型的人才,而且为了与传统的高等院校竞争,新建本科院校采矿工程专业必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
通过对北京中医药大学德国魁茨汀医院26年办院过程的回顾总结,指出中医药服务走向国际主要存在工作许可、药物准入、人员素质、政府支持等方面的问题,认为海外中医院的发展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