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其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城市化进程的质量和水平,对国家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与此同时,城市群发展过程中遇到一些“瓶颈”,尤其是我国中东部发展较快的城市群,水资源供给紧张、水资源与生产力分布不匹配、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水污染严重,已严重影响城市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明确城市群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程度及所能承载的社会经济规模,并进一步优选出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调控方案,对城市群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城市群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分析水资源承载力理论基础,结合城市群水资源系统特性,对城市群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城市群水资源承载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调控措施。(2)从城市群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出发,遵循科学性、完备性、目的性、可操作性、层次性原则,从承载主体和承载客体两方面建立了城市群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城市群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模型。(3)以中原城市群为研究对象,运用上述评价模型和方法,对城市群2015年、2020年水资源承载能力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根据中原城市群水资源系统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从供水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水资源高效利用和人口分布四个方面设计了17个水资源承载能力调控方案,分析了各方案调控效果,并从中优选出能满足将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最佳调控方案。(4)根据理论分析和实例应用成果得出本文研究结论,并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受河南省财政厅豫财农2010、2011年度水资源费项目《中原城市群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