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知诗学是认知科学在文学阅读中的应用,它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更加关注文学阅读和普遍认知之间的基本关系。因此认知诗学中的理论模式能更充分地对文学的语言及其功能进行阐释。作为认知诗学中的基本认知模型之一,图形-背景理论的基础主要源自于格式塔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该理论在分析介词、时间状语从句、倒装句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和较高的可靠性。在语篇,尤其是文学语篇的分析中主要以图形-背景的静态分析为主。而近年Stockwell(2009b)最新提出的动态的图形-背景理论认为,图形和背景不是一对静态的、对立的两极概念,而是处于一个不断相互转换的动态过程中。该理论在描述文学阅读中的图形-背景关系的同时,更注重动态的图形-背景关系对文学意义生成的作用。运用该理论对诗歌进行分析,不仅能挖掘其中的文学审美意义,而且能从认知层面解释文本意义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是如何产生和获得的。济慈(1795-1821)是19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一。虽然国内外对他的研究可谓卷帙浩繁,但他在认知诗学这一领域中的研究鲜有涉及。基于以上观察,本文选取了济慈的三首颂诗《希腊古瓮颂》、《忧郁颂》和《秋颂》作为分析文本,以Stockwell的动态图形-背景理论为框架,以文本特征为基础,立足于读者的认知过程,旨在挖掘济慈颂诗中图形-背景的关系及其变化在诗歌主题形成中的作用。通过研究发现,《希腊古瓮颂》最显著的文本特征是否定和以静显动的创作技巧。在现实世界被否定的同时,想象世界的永恒得以突显。在想象的世界里,古瓮的美是流动的,永恒的,这和现实世界中沉默静止的实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些强烈的对比中,想象世界中古瓮永恒的美作为一种能被感受到的存在得到了肯定,升华了诗歌的主题。在《忧郁颂》中,无论是空间还是亮度的变化,都打破了读者对忧郁的定义和期待。在这里,忧郁不再是痛苦和黑暗的代名词,而是和快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阅读中,读者跟随诗人的笔触,可以一同感悟欢乐的忧郁。《秋颂》中读者持续不断的注意力是通过注意力变焦和秋天独有的音响来实现的。在注意焦点被拉近的过程中,诗人把秋天的美景由远及近一一向读者推进,为读者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在诗歌最后一节,诗人着力刻画的静被秋天独有的声音所代替。声音在调动读者注意力的同时,突显了秋之赞歌。本文认为,图形-背景理论对这三首颂诗的主题和美学意义有着很强的解释力,它能够从认知层面解释诗歌主题以及审美在读者阅读中形成和获得的动态过程,而不是简单地对语言形式进行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