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环境是我国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近年来,国家政策对乡村建设的不断加持,出现了很多成功的乡建典范,如河南郝堂村、陕西袁家村、安徽三瓜公社等,而以旅游开发为导向的乡建模式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在乡村产业调整的迫切需求下,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城乡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良性互动,有效提高乡村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然而,鉴于乡村旅游建设的情况复杂且影响因素较多,如何实现环境整合就成了乡村旅游建设中的关键。因此本文运用定量的分析方法来梳理各旅游因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作为旅游导向下的乡村环境整合的路径支撑,以此来为乡村经济、生态的复苏与发展提供基础与参考。本文的研究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南京溧水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溧水乡村旅游评价权重体系,并推算出其各类资源评估值,在此基础上对定量评价的结果进行了讨论与分析,从而确定了以文化旅游为导向,乡村旅游吸引物为核心;构建以乡村肌理有效保护、历史文化传承、乡村记忆活化和旅游情感体验升华等现实发展要求为主要整合内容,以期得出具有一定实践参考意义的整合策略与方法。第二部分针对研究对象提出整合策略。首先,提出乡村环境整合的整体框架,在相关整合理论基础上,对“整合”概念进行内涵解析,归纳出自性整合、功能整合、完形整合三种整合路径应用到在乡村环境中,并与传统设计方法进行比较。其次,在自性整合路径下,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对乡村环境人文要素进行归纳,并提出相应的乡土文化主题物提炼策略。然后,在功能整合路径引导下,通过对乡村建筑空间、院落空间、街巷空间以及公共空间的优化,实现实用功能空间的整合。最后,在自性整合和功能整合的基础上,从完形整合路径出发,营造个性化的乡村空间,将创意性主题与功能合理植入,唤醒乡村场景记忆,激发场所活力,从而完成旅游情感体验空间的升华。第三部分通过实践论证整合策略的可行性。首先对仓口村的乡土文化深入发掘,提炼出乡村文化主题核心吸引物,从而在乡村环境空间构成中进行再设计,新表达,从而加深乡村旅游情感体验性,构成深刻的乡土记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