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批评幼儿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907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批评是指在幼儿园中教师对幼儿不符合教师期望的行为所作出的一种否定性评价,其目的在于制止、改变幼儿的行为,并期望幼儿产生良好行为。批评作为一种教育方法也许有不同意见,但在幼儿园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师幼互动对于幼儿能有多种影响,很有探讨的必要。那么幼儿教师因何批评幼儿,又是如何批评的,批评能对幼儿产生哪些影响,批评的背后教师有哪些教育观念,了解批评的现状,探究适宜的批评行为,这是研究的重点。本研究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幼儿园一日生活,从中发现幼儿园中教师对幼儿的批评事件及背景。研究发现,在幼儿园中教师对幼儿的批评事件主要涉及四种主题:约束纪律;生活保育;学习指导和处理告状。在这四种主题中,以约束纪律为最多,其次是生活保育。教师对幼儿的批评以言语型批评为主,也有非言语型批评。对于大班和中班幼儿,教师较为普遍使用直接批评和间接批评;对于小班幼儿,教师倾向于使用直接批评。教师批评行为的情感特征以中性和负向为主,正向情感较少。幼儿对于教师批评的反馈行为以接受居多,但又与诸多因素有关:首先是与教师的批评类型有关,对于个人取向的批评,幼儿的反馈以不接受为多;对于过程取向的批评,幼儿的反馈行为以接受的较多;对于结果取向的批评,幼儿的反馈相对接受较少。另外教师批评行为的情感特征也会影响幼儿的反馈行为。批评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它的目的应以幼儿的发展为出发点。研究发现在一些情景中,教师对幼儿的批评有悖于这一目的,批评成为了教师自身工作方便、教师控制幼儿,树立个人威严的工具。发展中的幼儿有着不同的发展水平,教师批评指导幼儿不能只考虑整齐划一的标准,还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根据研究初步结果提出以下建议:教师要体谅和容忍正在成才中的幼儿,正向鼓励他们在活动中理解和学习适当行为;教师对于幼儿的不适宜行为应给予指正,但应避免负向情绪,避免使用指向幼儿人格尊严的个人取向的批评,教育指导中应该使用过程取向的批评;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应是公平的并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
其他文献
少儿图书出版是我国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着少年儿童的思想教育和心理成长。近十年间,我国少儿出版稳步发展,少儿图书版权贸易持续升温,这一方面丰富了国内少儿图书的
1876年至1879年,中国发生了一场古今罕见的大旱灾,它以山西、河南为中心,波及直隶、山东等数省,史称“丁戊奇荒”。古代中国,荒政关乎国计民生和统治阶级的政权稳固,也是衡量
对欧美日发达国家财政支农的经验进行梳理和归纳,虽然国外与我国的国情不同,但他们的一些做法可以为我国农村制度创新提供一些经验及启示。
<正>在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时,教师总是太过重视集体教学而忽略了个别化教学,把学习的时间限制在集体教学上。而绝大部分的优秀孩子并不是天生的,孩子的个性总是能够影响
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是企业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现代企业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进文化管理的过程中,制度管理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正确处理制
双侧延髓内侧梗死临床罕见,现报告1例如下。1 病例 男,47岁。因“四肢无力伴口齿不清、呼吸费力6d”于2009年4月9入人院。6d前患者因急起四歧无力伴口齿不清、呼吸赞力2h就诊于
艺术设计就是按照人的生理与心理的需要对生活用品、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劳动方式、使用方式、娱乐方式)进行研究和设计的,是与人的审美心理、审美情趣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艺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357例冠心病患者,将156例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纳入观察组,201例单纯冠心病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脂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0年的历程,称得上一个老党,但依然充满青春活力、朝气蓬勃,强有力地领导着一个13亿多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满怀信心地阔步前进。在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处于
自20世纪80年代Seligman提出积极心理学概念以来,研究者们开始关注个体的积极情感体验和积极人格,其中包括自我调节、快乐、主观幸福感、流畅、乐观和希望等重要概念。乐观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