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密度聚乙烯导电发泡材料的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i9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密度聚乙烯LDPE有着结晶度低、软化点低、断裂伸长率较大、透明度高、防水性能好、抗化学腐蚀、耐酸耐碱和电绝缘性能好等优点,且其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易于加工成型,因此广泛应用于绝缘电缆、绝热、阻燃等方面。LDPE发泡材料既具有LDPE优点,同时作为发泡材料有着质轻、绝热和吸收冲击能量等优点。当LDPE作为绝缘包装材料使用时,静电会导致材料吸附灰尘、甚至有可能由静电导致起火、爆炸等情况发生,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制备具有较高电导率的LDPE发泡材料可以拓宽LDPE在抗静电领域方面的应用。导电发泡LDPE可以应用在航天航空、精密仪器包装、电子传感器等等方面。使用导电发泡LDPE材料可以降低运输成本,节省LDPE用量,保护仪器不受静电损害等。为了提高LDPE的发泡材料的电导率,拓宽LDPE导电发泡材料的应用,本文使用乙炔炭黑(CB)、单壁碳纳米管(SWCNT)和石墨烯(GRA)作为填料,利用填料之间的“协同效应”,制备出发泡性能良好且电导率高的LDPE发泡材料。本文分别制备了CB/LDPE;CB/SWCNT/LDPE;CB/GRA/LDPE;CB/SWCNT/GRA/LDPE四个体系的导电发泡材料,通过制备CB/LDPE导电发泡材料,确定后文材料中CB含量为19wt%。在使用微量的SWCNT和GRA后,导电发泡材料的电导率相比纯LDPE上升了12-13个数量级,相比起CB含量为19wt%上升了3-4个数量级。经过进一步的电子显微镜观测,发现SWCNT或GRA出现在CB团聚后的孔洞上,以“桥梁”的方式连接着CB粒子,使整个材料中的导电网络更加完善,以此确定了CB与SWCNT和GRA之间的协同效应。SWCNT和GRA的加入提升材料电导率的同时,可以有效地降低材料的密度,提升发泡材料的结晶度,屈服强度和硬度。由于填料本身的机械强度远远高于LDPE,因此加入填料可以提升LDPE发泡材料的机械强度,同时填料以N-甲基吡咯烷酮(NMP)作为溶剂进行分散,NMP在发泡过程中充当物理发泡剂,在和化学发泡剂的双重作用下,可以有效地提高材料的泡孔尺寸和降低材料的密度。综上,在以上研究的材料体系中发现,CB19wt%/SWCNT0.05wt%/LDPE导电发泡材料电导率最高,为2.88*10-5S/cm,密度为0.082g/cm3;相比纯LDPE泡沫,电导率有13个数量级的提升,而密度仅增大了0.02 g/cm3。研究中使用的第二填料含量极低,降低了导电发泡材料的制备成本,因此此项研究适用于工业生产,也极大地拓宽了导电LDPE的应用范围。
其他文献
各向异性纳米粒子主要指形状或表面化学性质的各向异性,其大量存在于自然界中,由于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作为新的场响应流体、光子材料、探索复合材料流变特性的探针、或模拟生物细胞和研究各向异性粒子自组装和堆积的模型体系等,应用广泛。聚合物溶液自组装是制备各向异性纳米粒子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和目前各向同性纳米粒子的自组装相比,通过聚合物自组装形成各向异性纳米粒子的研究还很有限,存在多个挑战,比如各向异
巴尔通体菌(Bartonella)是一种兼性厌氧、胞内寄生的人兽共患病原体。巴尔通体菌通过吸血节肢动物叮咬传播感染人与动物,形成持续性菌血症,并在免疫缺陷病人中形成杆菌性血管瘤。本研究将分离自病人淋巴结的JK33菌株(表达Bad A菌毛)及分离自病人血液的ATCC49882菌株(无Bad A菌毛),进行巴尔通体菌胞内适应性的比较研究。随后将具有较好胞内适应性的菌株进行比较蛋白组学研究,初步探索汉赛
近年来,随着定位导航技术的发展,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三维激光传感器的SLAM算法在自动驾驶、无人车物流、电力巡航、三维建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三维激光传感器进行研究,设计基于便携式移动平台的三维激光定位与建图系统。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总结如下:首先,介绍了便携式移动平台,包括硬件层、算法层以及客户端,并从硬件和软件两个层面完成多个传感器之间的时间同步。其次,
聚合物材料具有质轻、耐腐蚀和易加工等特性,在航空航天、能量收集和电子电气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聚合物材料的本征热导率和电导率极低,限制了其在上述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因此,在保障聚合物基体固有特性的前提下,开发具备优异导热/导电性能的聚合物复合材料已成为高能量密度电子器件等高科技领域突破的关键。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在研究改善聚合物材料导热/导电性能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现有材料的导热/导电性
高价铁在生物和化学氧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触发了研究者们对该类物质反应活性的研究。Fe(Ⅵ)作为铁所能达到的最高价态,通常以高铁酸钾(K2FeO4)的形式存在。K2FeO4是一种具有强反应活性的绿色氧化剂,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有机合成和高容量电池等领域。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K2FeO4应用于材料科学领域,特别是在碳材料的氧化中。然而,目前学术界对于K2FeO4在液相(H2SO4介质)中对
深海赋存着锰结核、富钴结壳、热液硫化物等多种矿藏,其储量庞大,经济前景广阔,因此深海采矿被视作人类未来获取矿产资源的重要途径,发展深海采矿技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近年来,深海采矿发展方兴未艾,包括中国、德国、印度、韩国、日本、加拿大、比利时、欧盟等多个国家和组织正在从事深海采矿技术的研究,已研制多台深海采矿样机并开展了各种阶段的海试。目前深海采矿面临两个主要挑战,即商业开采的经济性问题以及大规模开采
苯胺是一类非常重要且经典的化学砌块,但是其存在多个反应位点,导致对其高区域选择性的官能团化具有挑战性。N,N,-双取代苯胺对位与亲电试剂的反应已经发展非常成熟,但N-单取代苯胺对位与靛红亚胺的不对称傅克反应仍没有被报道。本论文利用手性磷酸作为催化剂,实现了N-单取代苯胺与靛红亚胺的不对称傅克反应,成功制备了一类新型的手性氮杂季碳2-羟吲哚化合物,拓展了氮杂季碳羟吲哚分子库。本论文的主要成果体现在:
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源源不断地滋生出工业垃圾——废旧轮胎,不合理的回收方式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还对自然环境和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将轮胎破碎成胶粉用于沥青改性是其循环利用的绿色化和高值化途径,但轮胎橡胶固有的三维交联网络极大地限制了胶粉在沥青中的均匀分散。传统的橡胶解交联手段存在高能耗、有污染等弊端,同时轮胎胶粉中的合成橡胶在解交联过程中极易发生再交联。因此,绿色、高效地实现轮胎橡胶,尤其是合成橡胶组分
粘结单元法(Cohesive Finite Element Method-CFEM)是一种能够有效模拟断裂问题的计算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计算域离散成三角单元,在单元边界插入粘结面(Cohesive interface),三角形单元采用线弹性本构,粘结面单元采用粘结法则(Cohesive law)来描述。裂纹只允许沿粘结面扩展。由于粘结法则中已包含了强度准则和断裂准则,因而采用CFEM进行裂纹模拟时
稠环芳烃的几何和电子结构可以通过多种化学修饰手段进行调控,进而表现出丰富的半导体活性,在有机电子学器件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通过引入杂原子形成杂稠环芳烃,可有效改善分子的稳定性、光电活性和自组装行为等。基于此,本文从构建嵌有氮硼氮(NBN)片段的锯齿形边缘结构出发,制备了杂稠环芳烃氮硼氮杂二苯并非那烯单溴代衍生物,并通过合理的分子设计进行功能修饰,制备了系列T形氮硼氮杂二苯并非那烯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