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具有优良的生物降解性及生物相容性,且降解周期可以通过PLGA分子量和共聚时的单体摩尔比来调控。外科手术后组织间粘连是至今仍是尚未有效解决的问题之一,载药型生物可控降解周期医用膜可以有效防止术后组织间粘连,且其具有的可控降解周期及防粘连之外的辅助治疗等特性是今后临床使用越来越急需的技术。本文自主设计了新型静电/喷气纺丝喷头装置,与传统实验室所用静电纺丝喷头相比,该工艺可多种物质进行同时纺得到多壳层载药纳米纤维,通过控制共纺聚合物的种类及不同聚合物特性来控制纤维壳层的降解速率。文章重点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利用普通静电纺丝法和变流电场层叠式协效静电纺丝法分别制备了PLGA载药纳米混纺纤维和PLGA基核/壳载药纳米纤维。调配PLGA的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作为壳层纺丝溶液,加入了镇痛类药物氟比洛芬酯(FA)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合物溶液作为核层纺丝溶液,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PLGA基复合载药纤维膜。通过三因素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评判了核层纺丝溶剂配比、纺丝电压及核层纺丝溶液浓度对PLGA基载药纳米纤维平均直径及直径分布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变流电场层叠式协效工艺条件:核/壳溶剂配比为1:1/3:1、纺丝电压为正电压+19k V、负电压-2.5 k V、核壳材料及纺丝溶液浓度为6wt.%PVP/10wt.%PLGA,其他工艺条件:核层推进速度0.1mm/min、壳层推进速度0.4mm/min、接收距离15cm、25℃、50%相对湿度,此时纤维直径能控制在200nm左右。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仪观察纤维的表观形貌并确定其微观结构,纤维表面光滑,无太多粘结或串珠现象。水接触角、孔隙率测试,表明PVP的加入能够提高PLGA纳米纤维膜的孔隙率和亲水性能,随着PVP含量的增加,相应的PLGA纳米纤维膜的孔隙率先增大后减小,水接触角变小,其亲水性能得到改善,加入一定量的PVP有助于改善PLGA基纳米纤维膜的亲水性能。PVP本身力学强度要低于PLGA力学强度,PVP的加入降低了PLGA基纳米纤维的力学性能。其次,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载药纤维中药物载药百分率及药物累积释放百分率。对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的PLGA基载药纳米纤维膜释药性能与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优化,通过测定氟比洛芬酯的累积释放率得到其缓释曲线,表明PLGA核壳结构载药纳米纤维膜的药物释放初期药物突释、中期稳定释放、后期加速释放三个阶段。对PLGA基载氟比洛芬酯共混静电纺丝和同轴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进行了药物释放行为的模拟及释药特性的模型研究,PLGA/FA混纺纳米纤维膜的突释现象明显严重与其他三种载药纳米纤维膜,且突释时间也长于其他三者,4wt.%PVP/10wt.%PLGA、6wt.%PVP/10wt.%PLGA、6wt.%PLGA/10wt.%PLGA三种核/壳结构载药纳米纤维膜的释药行为由于混纺载药纳米纤维膜。最后,四种载药纳米纤维膜体外释药模型拟合接近程度均依次为:一级动力学模型>Ritger-Peppas模型>Higuchi模型>零级动力学模型,说明一级动力学模型和Ritger-Peppas模型相对来说能够很好地描述和预测PLGA基载药纳米纤维膜制剂中FA体外累计释放率与时间变化的关系,其他模型拟合度较差。最后,对PLGA静电纺丝膜的生物相容性及防粘连效果进行研究,可知FA/PVP/PLGA复合纳米纤维膜没有毒性,利用MTT比色法进行检测,与PLA纳米纤维膜相比,结果显示细胞不易粘附在FA/PVP/PLGA复合纳米纤维膜上。同时对孵育在不同的膜上的SD大鼠腹部表皮细胞、SD大鼠成纤维细胞两种细胞进行荧光染色、拍照,观察可知,粘附在FA/PVP/PLGA复合纳米纤维膜上细胞要比对照组的少,说明FA/PVP/PLGA复合纳米纤维膜的防粘连性能要更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