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向流动型磁流变缓冲装置增效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be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碰撞冲击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因其具有偶发、不可预见及冲击能量大的特点而经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以及重大的财产损失。传统的冲击隔离器一般通过金属变形或者摩擦力、或是液压油消耗冲击能量的方式进行能量耗散,这些类型的缓冲装置只是针对特定的冲击工况具有较好的缓冲效果,当冲击工况偏离了设定工况时,其缓冲能力将会大幅降低。为此,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都在致力于研究一种能应对不同工况进行自适应调节的缓冲装置,而磁流变液凭借其独有的对外加磁场做出瞬间连续无级可逆变化的特性和优点,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替代传统被动缓冲材料的新型智能缓冲材料。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重庆市基础与前沿研究计划项目为背景,以磁流变胶泥为磁控介质,论文针对柱形波纹压溃与径向流动节流共同作用的磁流变缓冲装置(magnetorheological energy absorber,MREA)的特性进行增效研究。研究了柱形波纹压溃件在冲击载荷下的动态力学特性及防失稳特性。提出了中心泄流小孔与径向渐变间隙的流道结构,以此来降低MR阀流道内磁流变胶泥流速过高导致MREA可控性变差问题。研究了径向渐变间隙流道与等间距间隙流道串联的MREA磁路设计方法,并分析了磁流变胶泥在工作了流道中的流动特性,在此基础上得出缓冲力的计算方法。设计并制作了中心泄流小孔与径向渐变间隙流动通道结构的MREA,开展了落锤冲击试验,并与理论预测进行了比较。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磁流变胶泥制备及其流变特性。利用浓度移动速度理论、颗粒质量流量理论及场致偶极子理论从悬浮稳定性、磁控范围及颗粒体积分数与载体液黏度三个方面分析并制备了2种磁流变胶泥样品。通过商用流变仪(MCR-301)对样品进行了流变特性测试,研究了磁场对磁流变胶泥流变学特性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常用本构模型用于描述磁流变胶泥流变特性的优劣,选择Power-Law模型作为描述磁流变胶泥的流变学特性,并利用样品测试数据进行了模型的参数辨识。进一步利用HH-15型振动样品磁场计测试了磁流变胶泥的磁化特性。(2)MREA总体设计。理想的MREA动态缓冲力-位移曲线具有近似“平台效应”特性,而传统MREA动态缓冲力-位移曲线存在尖峰;另外,工作流道中的磁控介质流速过高也降低了MREA可控性。由此提出面向一次性碰撞缓冲工况的MREA增效特性需求,即提高实现缓冲力平台效应的同时需要提高MREA的可控性。介绍了磁控介质在阻尼通道的三种不同工作模式,并依据力学特性需求选择流动模式作为磁流变胶泥在MREA中的工作模式,进而提出采用柱形波纹压溃元件串接磁流变节流单元的MREA总体设计方案并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分析了柱形波纹压溃件在冲击载荷下的动力学特性;针对磁控介质在流道流速过高而引起可控性恶化,提出增加中心泄流小孔与径向渐变间隙流道结构形式的磁流变节流单元;依据外部参数如压溃量、最大冲击载荷等的设计需求,确定了MREA结构尺寸参量,并集成设计了其励磁线圈、密封及磁控介质填充结构。(3)MREA磁路模型建立及参数确定。利用动态磁路理论结合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渐变间隙流道结构MREA的磁路分析模型。依据面向对象总体方案,分别确定了MREA的电磁磁路构造与参数,进而建立了工作流道内磁感应强度与激励电流之间的函数关系。利用商用仿真软件ANSYS分析了激励电流、径向间隙坡度、径向间隙高度等参数对工作间隙磁场强度的影响,并通过对填充磁流变胶泥的MR阀工作间隙的磁感应强度进行检测,与理论结构进行对比分析。(4)磁流变胶泥在流道中的流动特性分析与动态缓冲力计算。基于Power-Law分析了MREA总缓冲力与总体压降压降及流量的关系。鉴于增加中心泄流小孔与径向流道后的MREA流道的复杂性,从磁性流道和非磁性流道的角度,分别分析了磁流变胶泥在波纹压溃元件、MR阀出入口、环形流道及中心泄流小孔中的流动特性,以及磁流变胶泥在径向渐变间隙流道与径向等间距流道中的流动特性,并利用流体力学相关理论建立了磁流变胶泥在渐变间隙流道与径向等间距间隙流道内流动的连续性方程及控制微分方程。推导了磁流变胶泥的径向速度分布表达式。通过引入径向流速比、小损耗比、动态范围比、平台效应角比五个参数来分析中心泄流小孔对MREA特性的影响;以径向流道坡度为变量,建立了具有普遍特性的磁流变胶泥径向流动流变学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坡度值对MREA特性的影响。详细分析了局部损耗耗因素在MREA流道内分布,利用平均流体速度建立了MR阀内局部损耗产生的压降。(5)MREA制作与落锤冲击试验。依据理论分析,设计并制作了三类流道结构的MREA样机各一套,搭建了模拟一次性碰撞缓冲工况的落锤冲击试验测试平台,采用压电式力传感器及激光位移传感器构建了数据采集系统,对每一种MREA样机进行12种不同工况测试。试验结果与理论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MREA流变学建模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MREA流变学建模的合理性,并分析了误差的主要来源。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市建设向纵深推进,旧区改造、开发区建设、重大工程等一系列城建项目纷纷上马,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其中,由土地征收、房屋动迁所引发的
口蹄疫是当今世界危害最严重的家畜传染病之一。研究可用于预防口蹄疫病毒疫苗,是预防口蹄疫的主要方式。而传统的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由于其潜在的危险性,使其应用受到很大的限
市政污水处理工作十分重要,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大力提升污水实施深度处理的能力,探索出深床反硝化虑池的方式,在实践运用中可以有效处理污水。本文对此处理工
纳米薄膜(Nano-thin film)是指尺寸为纳米量级的晶粒构成的薄膜,或每层厚度在纳米量级的单层或多层膜,也可称为纳米晶粒薄膜或纳米多层膜。纳米薄膜是一种二维纳米结构,根据其用途可分为两大类:纳米功能薄膜和纳米结构薄膜。由于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如比表面积大、厚度可调、表面易于修饰、稳定性高等,近年来纳米薄膜材料在分离科学领域中受到了广泛关注。毛细管电色谱(CEC)是一种结合了毛细管电泳(CE)高
近年来,“冷漠旁观”、“做好事反受伤害”的现象连续出现,例如“彭宇案”、“小悦悦案”、“江歌案”等等。第三方惩罚的行为没有得到应有的鼓励,反而是误解与反对。第三方
费用粘性是指当企业业务量增加时费用的增加幅度大于业务量减少时费用减少的幅度的成本性态特征。这与被普遍认知的成本费用和业务量成线性比例变化的传统成本性态理论相矛盾。这表明成本并非随业务量变化机械性变化,而且受管理层成本决策行为影响,这一发现也为企业降本增效提供新的方向。目前,代理问题是形成费用粘性客观现象的主流解释之一,即管理层自利促使企业资源调整偏离最优配置增加费用粘性。而根据管理层权力理论,在内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这一部分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打工,形成了我国所特有的农民工群体。他们有着
金属-有机框架(MOFs)是由金属离子或离子簇和有机配体组成的一种新型多孔配位聚合物。由于其较高的结晶度和孔隙率,以及结构和性质的多样性和可调性,MOFs已经成为许多新材料开
在互联网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各家网络视频企业都在力争全方位的发展。随着三网合一、4G网络的普及、多屏联动等因素的推动,当今视频网站之间的竞争已不仅仅是内容版权之
绩效管理在组织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不仅可以为组织带来持续的制度化的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而且还为组织的战略规划、员工招聘、岗位调整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