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力发展服务业有助于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对我国服务业整体发展状况进行的研究所涵盖的国家规模较小、时间范围较早。而且,在探究影响因素方面,研究仅局限在进行实证和理论研究之后就提出政策建议,缺乏对影响因素的国际比较分析。本文以我国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了我国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其影响因素,并对各因素的发展阶段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加快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旨在为国家有关部门提供政策性的建议。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首先,采用1990-2012年的统计数据,对我国服务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纵向比较,发现我国服务业整体发展势头强劲;其次,采用2000-2012年的统计数据,将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发达国家-英国、美国、日本,以及与我国发展条件相似的“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进行横向对比,发现,我国的服务业总量偏低、就业吸纳能力严重不足、劳动生产率过低和国际竞争力较弱的现象。第二部分,首先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制造业人工成本的提高有助于我国服务业GDP比重的提高;②城镇化进程的加深利于我国服务业就业带动效应的提高;③制造业人工成本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增长有利于我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④制造业人工成本及对外开放度的加大有助于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其次,将各个影响因素纳入到国际比较视角中,探究各个要素的发展状况。发现:我国服务业各影响因素的发展与其他国家相较都处于较低水平,其中存在高级人才培养及引进机制不足、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相关产业支撑作用较弱及国内企业竞争程度偏低的现象。第三部分,根据各影响因素发展不足,提出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加快城市化进程,消除“伪城镇化”、坚持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并重发展、加强服务业对外开放力度并完善其发展政策和完善人才资本培养和引进机制有针对性的政策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