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共和平议》两次发表研究

来源 :辽宁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cer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康有为是横跨封建帝制与民初共和两个时代的政治家、思想家。他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在海外成立了“保皇会”、组织并参与了丁巳复辟。康有为在政治活动中的活跃表现使他在当时的社会具有较大影响力。康有为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是“保皇”,但是,不能因其始终将救国与君主联系在一起而对其全盘否定。《共和平议》是康有为晚年思想的一次集中表现。该文章发表于1917年丁巳复辟时期。《共和平议》发表的目的是为复辟运动提供思想指导,建立虚君共和制国家,从而使国家富强。1932年日本关东军通过《民报》(原名《东三省民报》)选录《共和.平议》发表。他们的发表目的是为“伪满洲国”的建立提供思想基础。针对《共和评议》的两次发表,本文分别对其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发表概况进行了研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及社会历史背景下,《共和平议》被两次发表,其历史意义值得研究。本文主要分为五个主体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围绕《共和平议》的首次发表进行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到第一次发表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发表概况以及发表之后社会各界的反响。在袁世凯称帝失败,北洋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大社会背景下,复辟思想再一次甚嚣尘上,康有为、张勋等开展了复辟运动。康有为在《不忍》杂志中发表《共和平议》作为复辟的思想指导。《共和平议》的发表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这对我们研究康有为晚年思想与政治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第二部分,针对《共和平议》被再次发表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其社会背景和发表概况以及社会各界的反响来看。“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为加强在东北的统治,建立“伪满洲国”。《共和平议》被再次发表的目的“巩固”伪政权的统治。《共和平议》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再次发表对我们研究《共和平议》的历史意义具有重要作用。第三部分,围绕康有为思想被日本利用的原因展开研究。其中康有为思想本身深受传统皇权的影响,带有一定的复辟性质,同时他的思想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日本关东军为一定程度上保持“伪满洲国”建立后社会的稳定,需要以溥仪为傀儡,建立名义上的虚君共和制国家。借助对《共和平议》再次发表的原因的研究,能够加深对名人言论与社会政治之间的关系的理解。第四部分,对《共和平议》的两次发表的评价进行分析。《共和平议》的两次发表存在差异,其所带来的社会影响也有所不同。《共和平议》是康有为晚年思想的代表,也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思想代表之一。其在不同的时期两次发表时所带来的不同社会影响,正是为我们研究名人言论与社会政治互动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第五部分,结语部分对前文进行精炼提要,深入探究名人言论及其思想与社会政治之间的互动关系。
其他文献
词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基础,任何语言都是在词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近年来,汉语词汇习得研究有较大发展,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围逐渐扩大,其中词汇习得影响因素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并涌现了大量相关实证研究。众多研究表明,词汇习得影响因素众多,对汉语词汇习得效果大小也不尽相同。本文引入元分析的研究方法,以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等网站里搜索到的14篇相关实证研究为数据来源,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综合分析了汉语作为第二语
企业在宣传文化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品牌传播的路径,让品牌价值能够始终占据企业发展的首要地位。企业品牌传播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所以,对企业品牌传播策略应用进行探讨,分析品牌传播的方式以及特征等,能够帮助企业正确的认识到企业品牌传播给品牌力塑造所形成的影响。
近年来,恐怖小说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读者的追捧,恐怖小说的汉译在文化交流传播中也随之显得及其重要。但关于恐怖小说翻译的研究却鲜少有人涉足。恐怖小说,类属于通俗小说,也是大众文学。这种类型的小说流畅的叙事和恐怖的氛围是恐怖小说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而气氛的营造则离不开作者生动的描写。在此背景下,笔者选取了美国著名作家史蒂芬金最新出版的的中篇恐怖小说集《血流》中《查克的一生》(If It Bleeds—
在国家努力营造海晏河清,政治清明的政治生态时代背景下,反腐败追逃追赃的工作一直是我国诚待解决的一大法律难题。刑事缺席审判制度作为解决这一难题的有利工具,其登上了我国法治进程发展的历史舞台。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搭建有益于节约司法资源兼提高诉讼效率,防止案件的积压和不当拖延。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天然缺陷”之一即被告人不能出席庭审,因而自行辩护的缺失往往会导致被告人辩护权的实现丧失基础。追逃追赃作为刑事缺
本文以1620至1900年的山西天主教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明清时期天主教传入山西,及其在山西发展、停滞和重新发展的过程。论文第一部分讨论了明代之前的山西天主教。天主教曾于唐、元时期两次大规模来华,每次都进入了山西地区,但未产生广泛的影响。第二部分讨论了明末天主教传入山西的基本情况。1620年天主教传入山西,其中实学兴起,山西士绅阶层对天主教的接纳和引入为内因,艾儒略寻找弥撒所用葡萄酒为外因。明末
2019年2月1日时任美国国务卿迈克·蓬佩奥(Mike Pompeo)宣布,自次日起美方暂停履行《中导条约》相关义务,并正式启动为期180天的退约进程。3月,俄罗斯克林姆林宫宣布俄方暂停履行《中导条约》。《中导条约》自1987年12月由美国和苏联签订以来,已经维持了30多年,作为冷战的遗产,该条约解决了冷战时期俄美两国在欧洲地区关于中短程导弹部署的战略稳定问题,并且在冷战结束后,仍然能保持活力和生
20世纪60年代初入文坛,几十年来笔耕不辍的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无疑是少数族裔作家群体中的一员骁将,而身为华裔女作家的汤亭亭也通过写作小说为女性自身和所在的华人族裔群体发声,两人通过有意识的创作实践为自身和所属族群争取社会地位和话语权、建构主体性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两人对自己少数族裔身份和女性身份的认知通过多变的小说创作技巧展现于小说文字之中。在创作中不断建构女性与少数族裔的主体意识。两人创作
个人主义理论将个人看作具有独立意义与价值的主体,将自我意志与其感受性作为价值的评判标准,被塑造为资本主义文化的主导精神。而古代中日两国伴随着儒学的经学化与形而上学化,逐渐虚化和消解了对自我的个体性认同。林语堂与夏目漱石作为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文学巨擘,同处于中日两国社会转型的特殊时代背景下,他们的文学创作在主题和人物形象塑造上体现出相近的个人主义思想脉络。本文将林语堂与夏目漱石纳入比较文学的平行研
驳回起诉旨在终结已经开始但起诉不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民事诉讼程序,其具有正当性理论基础。首先,根据民事诉权中二元诉权理论,起诉权属于程序意义诉权,法院裁定驳回起诉,并未否定实体意义诉权,原告符合起诉条件后仍然可以再次提起诉讼。其次,在原告缺乏诉的利益时,即原告起诉无必要性与实效性,法院应当裁定驳回起诉。最后,驳回起诉具有提高诉讼效率与实现程序正义的功能。准确识别与审查驳回起诉要件是作出驳回起诉裁定的
本文以张洁的小说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分析其生成的复调艺术,研究张洁作品中的复调艺术特质,展现张洁作品的多重内蕴和深意。张洁小说创作中体现出了鲜明的复调艺术。小说中出现了自觉自省的人物形象,作者先于人物生成之前在思想中展开与人物的对话,人物与作者的想法不是完全一致的,甚至截然不同的,由此完成了人物“我”的建构和作者“我”的发现。两个的“我”的想法反映在作品中,便是主人公和作者两个不相融合的声音,人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