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政权力作为我国政治权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设置和运作与人民的合法权益紧密相连,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民意志。一旦权力失去有效的制约,就容易导致权力遭到滥用,沦为谋取私人利益的工具。因此,为保证行政权力的正确有效发挥,避免行政权力产生异化,就必须要对行政权力进行强而有力的监督。我国传统的行政监督体系主要是以内部监督为主,但由于权力机关内部各种利益关系盘错交织,仅仅依靠权力机关的自我约束机制已很满足现阶段权力制约的需求。同时,现行的权力监督体系还缺少外部的监督力量,尤其是缺乏人民的监督。因此,若想真正实现“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就必须要克服重内轻外的缺陷,完善外部权力监督机制,引入人民监督,给予人民充足的话语权,建立积极、理性、高效的社会监督平台。微博,作为网络时代的新型舆论载体,以其独特的优势为人民参政议政提供了公共“舆论场”。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社会舆论生态方式,赋予了公民更有力的参与权、监督权与话语权,并在完善我国现行权力监督体系,促进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推动公民社会的建设发展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微博舆论在对行政权力监督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如微博谣言、微博暴力、人肉搜索等负面的社会现象,影响微博舆论监督的真实性与有效性。本文以微博舆论监督行政权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政治学、社会学、传播学的角度出发,结合近年来的微博舆论热点事件,对微博舆论监督的特性、模式、积极作用与微博舆论监督过程中出现的负面问题及其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在微博时代的背景下,政府、微博运营商、微博网民这三者之间应如何协调,形成即时良好的微博舆论监督机制,推动微博舆论监督趋向稳定健康发展,以促进微博舆论在对行政权力监督中发挥积极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