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译者主体性研究大都基于翻译研究的三种范式:原文本作者导向的范式(传统翻译理论),原文本导向的范式(语言学翻译流派),译者导向的范式(文化学派的翻译研究),在这三种翻译研究范式下,翻译活动一直处于主客体失衡的状态,译者的主体性地位一直处于一种极端的状态。翻译活动是一种涉及多方面主体参与的社会活动,随着社会哲学的发展,翻译研究也逐渐开始运用社会哲学的理论来探讨翻译机制,其中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客观的方法论。本文在交往行为理论的框架下,系统地研究译者主体性与翻译行为其他因素的关系。交往行为理论基于语用学原理,将翻译活动带入了一个平等互动交往的生活世界,翻译活动中的各个主体在生活世界中通过交往对话,继而通过有效性手段来不断进行调整,最终达到相互理解相互一致。而译者在整个翻译活动中是最活跃的一个主体,译者与其他翻译主体的交往对话对译作的产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译者的主体性也被赋予了新的涵义,它既包括译者作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这一面,也包含译者在交往活动中受其他翻译主体限制性的一面。探讨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主动性和被动性的表现,也是在进一步解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各种选择,这无疑为翻译批评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在上述理论论证的基础上,本文系统地探讨了《夏洛的网》四个中译本的译者在生活世界里的翻译过程,即在社会世界里译者与原文作者、读者、赞助人、其他译者的交往过程,在客观世界里对原语文本的选择过程,以及在主观世界里译者表达原文本的过程。对译者的翻译过程的分析和描写,一方面展现出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其受限制的因素,进一步看清楚了译者主体性的全貌;另一方面也由此对四个译本的特点作出了评价:陈清玉的译本口语体色彩明显,且译文不够完整,这主要源于其个人对于读者的选择;康馨译本的语言优雅,且具有文化色彩主要源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即与赞助人的交往;肖毛的译本明显富有译者的感情色彩,但译文语言不够地道主要源于其对读者的选择,对翻译的热爱,以及其自身的翻译素质;任溶溶的译本是最畅销的,这取决于其与各个翻译主体之间和谐的交往关系。笔者从交往行为理论出发,对《夏洛的网》四个中译本分别作出的评价,论证了交往行为理论对译者主体性的解释力,最终也希望在新的理论背景下对翻译实践有新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