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牙商的是中国城乡市场中为买卖双方说合交易而抽收佣金的中间商人,牙商的产生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是为适应商业发展需要不断调整社会经济结构的结果。山东牙商在近代以来广泛存在于商品流通领域,担任着商业贸易的中间人,在国内外贸易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861年烟台开埠通商后,国际贸易迅速发展,沿海地区成为进出口商品买卖和转运的枢纽。为了适应近代以来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山东牙商在市场结构、经营职能、组织体系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牙商与政府的关系也不断调整。牙商作为沟通市场贸易的中介,在近代山东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一方面,牙商沟通外商与内地商人,将西方工业品代销至内地市场,并渗透到广大农村地区,使得山东传统的耕织结合、纺织一体的农村经济结构开始瓦解。另一方面,牙商为适应外商需求,大量收购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转运海外,促使传统农业、手工业产品突破当地市场,向更广阔的市场延伸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农业种植结构、手工业生产结构发生调整与转变。牙商资本渗入手工业领域,推动了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的转化。特别是,有一部分牙商在积累了一定的资本财富后,冲破了原来的经营范围,将其商业资本向工业生产领域扩展投资,牙商资本成为近代山东工业资本的重要来源。从原料供应到产品销售,从原始工业化到兴办机器工业企业,牙商在资本的商业积累和近代工业发展之间搭建了持久稳定的联系,开辟了一条由商业化通往工业化的道路,对近代山东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主要以近代山东地区的牙商为主要考察对象,通过对牙商在近代的发展演变及牙商在近代山东农业、手工业和工业发展中的作用,展现牙商这一群体在近代山东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牙商在近代以来的发展演变过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一时期山东商业资本的积累和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过程,是研究近代山东经济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