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0年代初,外语教学研究的重点开始从研究教师如何“教”转向研究学生如何“学”,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大量研究也就此展开。然而在中国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策略的实证研究还不很多,对学生英语口语水平与学习策略之间关系的研究来说,情况更是如此。二十世纪末以来,如何在中国高校开展大学英语教学一直颇有争议。过去许多年,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多以教师传授和示范语言知识、分析语法或篇章结构及指导应试学习方法和语言技能为主,培养出的学生通常缺乏使用语言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近几年,大学英语教育改革之风蓬勃兴起,其中心目标是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这种教学目标的变化使英语口语学习策略的研究变得极具现实意义。本研究作者采用实验法进行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即2008年3月到2008年7月。实验对象是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二年级计算机专业一班和二班的学生,共81人。其中一班为实验班,共41人,二班为控制班,共40人,任课教师为同一人,即本文作者。在实验过程中,作者通过课堂观察,口语考试,试卷调查及访谈等工具分析比较了口语优秀者和差生在学习策略运用上的差异,并将优秀者使用频率较高的策略用于对实验班的差生进行培训,而对照组的差生没有进行系统的培训。在期末口语考试时,分别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两组差生进行口语测试,将对照组和实验组差生的口语成绩分别和其培训前的成绩进行比较,比较哪个组进步更明显,来验证策略培训是否对差生口语的提高有效。实验结果显示,口语优秀者更多地运用记忆,元认知,和情感策略,而差生则很少使用这些策略。为期一学期的针对差生的策略培训也是比较有效的,通过SPSS软件得出,实验组的差生比控制组的差生进步更明显,口语策略的使用意识较培训前也有很大提高。这种结果表明对英语学习者进行这些策略的培训不仅能有效地改善口语教学,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