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日语中的汉字,中日两国学者都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日本对汉字的正式研究始于日本近世,及至现代,日本学者已在汉字的演变、结构、特征及汉字词的使用、日本汉字与文化的联系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中国学者主要从对比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及文化语言学角度,对日本汉字与中国汉字的历史现实关联、语言接触及外来词汇、中日文化差异等进行了研究。从语言文化学角度对日本汉字及其文化的研究虽然并不少见,如李月松曾进行过日语汉字词与文化传播关系的研究;刘元满曾进行过关于汉字对日本皇室文化及民俗文化影响的研究等,但是从日语中汉字词汇本身出发,考察日本人在汉字使用上的特殊性的研究还不够充分。潘钧在其关于日本汉字的确立及历史演变的研究中虽对此进行过分析,但是研究程度不够深入,分析对象不够丰富,对日本人汉字的使用特征的综合性考察还较为欠缺。因而本论文尝试通过对现代日语中只使用汉字表达的具有日本特色的字词进行分析,从自然、生活、精神三方面来考察日本人的汉字使用特征,以弥补该方面研究的不足。汉字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文字,因而汉字表达具有一定的视觉印象。视觉印象给人带来特定的感受,只有当感受相同,共有感受的时候,才能实现视觉印象与感受的统一,只有二者统一才能使意思的传达成为现实。当感受不相同时,视觉印象与感受就不能统一,因而对同一词汇的理解就会有不同,意思的传达也会出现障碍。对于同一汉字表达现象反映出来的视觉印象,中国人与日本人的联想感受是不同的,由此两国人对于同一词汇的理解就会不同。而感受的不同与两国人不同的汉字使用特征有关。日本在汉字传入之前,只有音声语言而无文字,当汉字传入日本之后,它进入了“日本文化语境”,成为“表述日本语言”的汉字。本论文将从词汇学、文字学及文化语言学角度出发,根据刘元满的国别汉字文化构想及潘钧的日本汉字独立性等研究,围绕日本人在选用特定汉字表记日本语时,反映了其怎样的汉字使用特征这一问题,通过对现代日语中汉字表达的具体字词进行分析,以明确日本人与中国人对汉字使用认识的差异,从文化层面凸显日语汉字及汉字文化的独特性。了解现代日语汉字表记中的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日语文字词汇乃至日语本身。本论文从自然文化、生活偏好、精神文化三方面对现代日语的汉字使用现象,包括单字表现的和制汉字、年度汉字、命名现象,多字表现的和制汉语“津波、稻妻、身内、海老、花吹雪”以及位相文字、文字游戏进行分析,考察日本人的汉字使用特征。选词主要来自日本学者笹原宏之的相关调查及著作、杉本勉的假借字语源辞典及潘钧关于日本汉字独立性及发展历史的研究。论文主要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提出了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动机、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现代日语表记体系及日语汉字词的构成进行了说明,然后对本论文要进行分析的造字、造词及造词的活用进行了具体的限定。第三部分具体以“和制汉字”(即国字)及“和制汉语”为研究对象,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国字”11字及“和制汉字词”:“津波、稻妻、身内、海老、花吹雪”,分析日本人的使用特征。第四部分以现代日语中汉字造词的活用为中心,对位相文字、文字游戏、命名及“年度汉字”进行分析,探究其使用特征。第五部分是结论。结论认为日本人在和制汉字及汉字造词方面反映出的使用特征有三点:第一、敬畏自然、以“和”的精神与自然共生的自然观;第二、追求实用性和朴素性、重视视觉印象、追求语言的趣味性、讲究吉利忌讳、对权威严肃汉字的尊崇;第三、表达包括宗教文化、稻作文化、“内外”意识、物哀、缩小意识、对自我认知的执着在内的价值观及独特思想感情。这些汉字的使用特征凸显了日本汉字的独特性,衍生出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汉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