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学生物学课程在不断改进和发展,生物学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果:课程目标随时代逐渐变化、教学内容在不断更新、课程结构和内容体系在不断调整;实验教学不断加强;教法研究走向深入;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科书多样化的改革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教科书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历来是课程和教学研究中的聚焦点之一。同时教科书是一面观察社会的多面镜,是一个社会理想的寄托所在。栏目是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利于教学,又是人们认识教科书的重要媒介,同时也是课程观的载体,其形式和内容等都体现了深层次的教育理念。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承载着教育理念的高中生物教科书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其内容、结构、呈现方式等也随之不断发生着变化。研究我国高中生物教科书栏目设置的历史变迁,实际是从一个侧面研究我国生物学教育发展进步的昨天和今天。本文概述了国内外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现状以及国内外中学生物教材发展概况。在综述前人研究成果后,提出了已有研究的三方面不足,由此确定了本研究的内容和意义。本研究确定的研究对象为1978年以来系列高中生物教科书(共37本)的栏目设置,按教科书所处的历史时期分为新课改之前和新课改时期两个阶段。本研究采用了历史文献研究法、比较法和统计分析法三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本研究首先按阶段整理了高中生物教科书栏目设置情况(包括年份、版本、栏目种类、名称、类型、形式、内容、位置、数量等),按总体栏目和具体栏目分别对同一阶段高中生物教科书的栏目设置进行了统计、比较和分析,总结了每个阶段高中生物教科书栏目设置的特点。新课改之前高中生物教科书栏目设置特点:栏目种类少;以复习题为主,类型开始呈现多样化;实验等活动性栏目不断增加;资料性栏目逐渐增多,内容开始贴近生活。新课改时期高中生物教科书栏目设置特点:栏目种类和形式多样,数量较多;习题性栏目形式多样,开放性较强,难易适中;活动性栏目丰富多样,注重能力和思维培养;资料性栏目形式多样,贴近生活和社会,注重学科和技术发展。其次,根据每个阶段高中生物教科书栏目设置及其特点,探讨了蕴含在其中的深层内涵,包括教育价值定位、教学心理、教学方法和对教学的启示。新课改之前高中生物教科书以学科、知识为中心;内容比较呆板和枯燥,较少有趣味性,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较难适应学生的特点;以灌输式、注入式的讲授法为主;利用栏目可在某些方面有助于教学。新课改时期高中生物教科书兼顾了知识、学生和社会;内容丰富全面,富有趣味性和生活气息,形式多样,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和讨论式教学;利用栏目有助于教学。接着联系两个阶段高中生物教科书栏目设置和特点以及30年来高中生物教科书栏目数量设置的差异,梳理了高中生物教科书栏目设置变迁的30年来历程,总结了其中的规律:栏目种类和数量在不断增加,形式逐渐多样化;习题的类型逐渐多样化,内容由纯理论知识的巩固和检测到增多了态度观念性知识(尤其是社会热点问题),难易逐渐分层,答案开放性不断增大;实验等探究性活动形式和内容不断增多,多角度、多侧面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课外阅读等资料性栏目形式逐渐多样化,内容更丰富。最后探讨了社会政治、文化变迁(包括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医药卫生、人与自然)和国外教育思潮(包括新学科主义思潮、STS教育、建构主义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等多种因素对高中生物教科书栏目设置的影响。